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处于世界另一端的东方中国正值强盛时期(清康乾统治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经过耶稣会士翻译介绍到欧洲大陆去的。他们的目的原想证明儒家文化与基督教的一致性,从而为自己传教扫平道路,却不曾想为反宗教论提供了极好的攻击宗教文化的武器。当时欧洲正处于反对宗教而主张理性的时代,而非宗教的儒家文化来得正合适宜,因为罗马教会认定孔子学说为“异端邪说”,那么“异端邪说”的儒家学说必然会被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用来攻击罗马教会本身。因而他们对于非宗教的孔子学说的理性观给予了热烈的欢迎和崇拜。

正如赖赫韦恩在《中国与欧洲》一书中说:“那些耶稣会中人,把中国经书翻译出来,劝告读者不但要诵读它,且须把中国思想见诸实行。他们不知道经书的原理,刚好推翻了他们自己的教义;尤其重要的是,他们不但介绍了中国哲学,且将中国实际的政情亦尽量报告给欧洲的学者,因此欧洲人对于中国的文化,便能逐渐了解,而中国政治也就成为当时动荡的欧洲政局一个理想的模型。当时欧洲人都以为中国民族是一个纯粹德性的民族了。”

——摘编自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指出启蒙运动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思想界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律在两河流域的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据英国学者萨格斯统计,在迄今所发现的楔形文献中有关法律方面的内容在苏美尔文献中占95%左右。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法典的制定和颁布成为两河流域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乌尔第三王朝国王乌尔纳木颁布的《乌尔纳木法典》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开创了两河流域成文法典之先河。影响最大的法典当属《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由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

——摘编自关颖、唐韵娣《欧洲文化源流》

材料二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不过英国至今并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其宪法的渊源包括三部分:成文的宪法性法律、不成文的宪法性惯例以及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侧。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其成文的宪法性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惯例和判决,都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定型、完善的。新的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旧的宪法渊源,而是对旧的渊源的继承和充实,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近代英国宪政形成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史实对文叶·划线部分的观点进行举例说明。
2023-07-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的培养和发展,“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没有“别的办法”。纵观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轨迹,每一次科学中心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孕育和滋养,自然科学与哲学相互交织、如影相随。

——摘编自张云龙、马淑欣《论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勾连——基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视角》

材料二   表为二战前后有关原子能的运用大事记(节选)   

时间事件
1941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美国罗斯福总统正式批准开发原子武器的计划
1942美国政府正式制定了原子弹研究开发计划,取名为“曼哈顿工程”
1945716日,原子弹试验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试爆成功,标志着人类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开始。随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1949苏联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代号“南瓜”
1952美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英国的原子弹试验成功
1953苏联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1954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开创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新篇章
1960法国原子弹试验成功
1964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5 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7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说明“自然科学与哲学相互交织、如影相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后各大国开展核能研究与利用的背景与影响。
2023-07-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的欧洲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从英国发起,历经法国、德国等国家,并在英国、法国、德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对科学和理性极其推崇,他们从人出发、肯定人的价值,对宗教神学展开了激烈地批判,并以理性为根基,提出了一系列国家社会学说。

——摘编自张均辉《启蒙运动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影响》

材料二   18、19世纪是一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以法国大革命为开端和代表的革命运动,为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社会政治大变革树立了经典模式和范例,开启了世界范围内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寻求新的社会制度的大门。马克思的革命理论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通过大量的理论总结与实践活动,马克思为各国的无产阶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不断推动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革命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诞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摘编自李燃《浅析马克思主义革命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诞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时,传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理论及组织变得日益过时了。一些社会思想家开始运用牛顿的方法来理解社会、政治和经济世界。还有一些人则运用这些方法,其结果是引起了大规模的政治动乱。1640-1914年间一连串的革命——包括发生在英国、北美、法国、海地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促进了新的政治思想的形成,并由此产生了新的政治结构。许多历史学家在谈及这些革命时,会把它们合起来统称为“民主革命时代”。

——摘编自霍华德《全球通史从500万年至今天》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新的政治思想”或“新的政治结构”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论题不能重复材料。)
2023-07-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梭提出:“通过理想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东西是主权而不是政府,主权总是在人民这一边,因为人民实际上就是公民的集合体。”既然“每个人都把自己奉献出来”。“转让是毫无保留的”,“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作为公共意志的主权的承担者,必须是全体的人民,是“他们集体地”称之的人民。卢梭认为,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不可以被代表的。“它只能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意志,而绝不能有什么中间的东西。”法国作为卢梭学说的故乡自然首先受到这个理论的影响。从整个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卢梭的学说无可争议地具有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中国的道德精英分子,梁启超在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时候,清醒地看到了其独特于西方思想的形态和特有的价值。无怪乎美国学者列文森认为:梁氏在1898年至1911年流亡日本期间,在知识上离开了中国传统,但在感情上却放不开,仍依恋着中国文化。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在那里接触到了以卢梭为代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的学说。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称:“启超平素主张,谓须将世界学说为无限制地尽量输入。”流亡期间,他与孙中山交往日益密切,对孙中山的武力革命逐渐持赞成态度。

——摘编自《梁启超戊戍变法前后政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民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卢梭思想的历史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法国启蒙学者关注公民教育,认为专制回家的教育只是“培养好奴隶”,不会造就出真正的人。公民教育应由民主国家设立机构来领导与管理,以推翻教会对教育权的垄断与掌控。狄德罗认为优良的自然素质绝非贵族所独有,“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屋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只因在恶劣的社会制度下,民众的子女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其中的天才被埋没。在当时法国“优秀的爱国者”和“始终正直的公民”极为稀少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尤为重委。卢枚要求儿童多了解祖国,他认为只有掌握包括数学、文学等科学知识,方能逐渐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些构想为推动臣民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变提供了思想先导。

——摘编自刘春兵《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探析》

材料二   既然新文化运动中许多议题在晚清时就已经出现了,那么新文化运动到底新在哪里?其中一项就是整体观点的更新,民主与科学携手并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包括一切道德、法律,政治、伦理等,而不是单从西方的启蒙政治价值中挑一条来反对现状;民主不仅体现在选举和政治中,而且体现在生活之中:科学同样如此,理性不止运用于科学等相关领域,而科学和民主都是用来解决政治腐败、帝制复辟的钥匙。消除政治社会黑暗的关键在于思想文化,这是当时的一个新思想。

——摘编自王况森《从晚清到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是连续的吗?》

材料三   1978-1992年,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达16万人之多。80年代初期出国留学主要以公派公费或者公派自费的形式为主,但是近年来自费出国留学的比例越来越高,且年龄越来越小。80年代,留学生为追求生活条件的改善而竞相出国,今天留学的绝大多数自费留学生是应届本科或项士、博士毕业生,大多选择了对口的专业进行深造。虽然一些人并不否认出国留学有追求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的因素,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能够到发达国家学习到自己专业内比较先进的技术与方法更为重要。

——摘编自姚勘(八十年代以来出国留学的潮起潮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启蒙思想家关于法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构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新”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的变化,并分析其作用。
2023-05-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的觉醒”与“人的发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在中世纪一千多年的漫漫长夜里,基督教神学将人的主体与目的颠倒,压抑和摧残人性,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从神本理性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发现了自己的能力与潜力。人文主义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歌颂人,赞美人,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人的理性、力量、仪表、举止和行为都进行了颂扬与肯定。与上帝相比,人类毫不逊色。

——摘编自肖四新《论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反思》

材料二从18世纪末开始,伴随着自然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科学精神也得以不断丰富,这也为理性主义精神取代宗教迷信思想奠定了基础。正如李醒民所说:“启蒙运动也是……科学的实证和理性两大精神支柱完美地珠联璧合,并且逐渐从科学界扩散和渗透到知识界直至普通大众之中。”用理性来解决一切、衡量一切的思想从自然科学渗入到社会科学,直至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始终相信理性可以被自己所拥有,可以被自己掌握,并且相信人类的本质可以被理性思索分析。在理性主义的引导下,国家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摘编自赵恩爝《政治理性主义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6世纪西欧的两场文化变革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其动因都是克服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的文化矛盾,即基督教理想与罗马教会现实之间的严重分裂。但是这两场运动的基本宗旨和历史效果却大相径庭。文艺复兴运动试图让基督教的神圣理想屈从于罗马教会和世俗社会的感性现实,呼唤了人性的觉醒和文艺的繁荣,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西欧社会的基本格局;宗教改革运动旨在以基督教的圣洁理想来批判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促成了日耳曼民族的崛起和基督教世界的大分裂,为近代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大变革奠定了文化根基。

——摘编自赵林《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 康德有名言:“启蒙是人类从自我导致的不成熟状态中解放出来。……鼓起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吧,那就是启蒙的口号!”他的意思是:人是被各种传统体制所束缚的,它们虽然根深蒂固,历史悠久,但仍然应该由我们自己运用理性来重新审视,重新衡量,重新判断。这样,紧随启蒙运动,欧洲就迎来了法国大革命以及随后的连串政治与社会动荡和巨变,那恐怕是康德或者他同时代任何一位哲学家都不能够预见的,但以今日的后见之明看来,那却是再也自然不过了。

——摘编自陈方正《牛顿学说在欧陆的传播与启蒙运动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兴起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维多利诺、伊拉斯谟、蒙田等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提倡者,他们认为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要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人的智慧,并提出了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要求。维多利诺创办了“快乐之家”,他认为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一定要重视环境的陶冶作用:学生只有在优美的环境和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身心才能和谐发展。伊拉斯谟反对宗教的“原罪说”,认为儿童不是生而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经过教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是理性使其成为人。蒙田要求在对儿童施行教育时,首先应该重视体育,此外,他还强调儿童要在父母的关爱下愉快、自由的成长。

材料二卢梭在《爱弥儿》中集中阐述了自己的儿童教育思想: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尊重儿童的天性,启发诱导儿童的发展;学习实用知识;培养儿童的兴趣;重视劳动,强调手脑并用;锻炼身体,训练感官。卢梭的幼儿教育思想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分水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教育推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充分提高了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其儿童本位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重视儿童的教育。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潘祺蓉、陶志琼《西方和谐儿童教育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教育家儿童教育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意义。
2023-08-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