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有一类概念主要是对具体历史史实的总结、概括和说明,用来指代特定的历史事物,如近代科学革命、欧洲启蒙运动、冷战等。还有一类概念,通过对某一历史事物特质的提炼,形成具有一定抽象意义、使用范围更为广泛的概念,如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等,它们既与特定的历史事物相联系,又被赋予了不同于第一类概念的新含义。

从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三个概念中选择一个,写出这一概念的定义,并说明其与历史事物的联系及其具有的新含义。(要求:1概念定义完整明确;2所联系的历史事物具体准确;3含义表述清晰,体现新意)
2024-01-02更新 | 10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影响世界的100本书(节选)
三权分立说从此始——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纲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影响西方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朽名著——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近代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薄伽丘的《十日谈》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人类智慧的杰作——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芒的史诗——但丁的《神曲》
贪婪吝啬者的活写真——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节选自邓蜀生《影响世界的100本书》(2004年出版)

请从以上书单中至少选取两本书籍,从人类发展进程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须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3-04-25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591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学从理性的角度创立了人文观念,文学等从情感方面把人文观念渗透到人类的灵魂。科学思想像盏明灯,照亮整个人类社会,科学给人以力量;而人文思想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本来在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与人文是一个整体。科学往往给人的是一种真,人文给人的是一种爱,就是说人们既能够懂得按规律办事,又懂得最核心的问题是要使人类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走向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袁正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角度提出一个观点,运用相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4-16更新 | 34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发展和思想解放是世界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两条重要线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牛顿的经典力学,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国度中一步步解放出来,也使人们从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人们的思维更加科学化。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据王顺义的《西方科技十二讲》及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等改编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相信不仅存在着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的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让·雅克·卢梭提出了一些启蒙运动中最深刻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自18世纪各门类科学确立以来,科学的实证、理性精神以及基于其上的启蒙自由、怀疑批判精神成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动启蒙运动在反封建、反教会方面较文艺复兴更加明确和彻底,沉重打击了教会和专制政治。科学的进步通过广大公民的个人启蒙促进了社会进步。启蒙思想宣扬人的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为启蒙运动时代科学的繁荣开辟了道路。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2-08-20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论述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启蒙思想是看世界的一个新角度,要求摒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启蒙运动的影响深远,因此,18世纪被人们称为“理性时代”。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


用史料证明材料中的观点
2022-08-20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占据核心地位。契约论、自由主义、科学精神等许多形成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都是凭借理性的支撑而树立。理性概念自身也经历了由神的恩赐、人的本性、自然理性向启蒙理性的内涵发展与演变,并因此导致西方近现代社会进程的独特特征。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和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社会学,都受到理性世界观的主导影响,从中亦可获知当前现代性反思的重点。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7-20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学文化同时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类精神同时也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主义因为失却人的本质的自由之维而盲,人文主义则因为失却人的本质的自觉之维而虚……人学文化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本质的反映,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才能获得不断的进步,从而也才能在物质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科学技术只有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引导下,才会尽可能的发挥积极的正面的效应,从而真正造福于人类。

——胡长栓《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


结合材料围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观点,并用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对所拟定的观点进行阐释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