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实行贵族垄断的官学教育。内容为“六艺”,其中“乐”、“射”和“御”是贵族的体育课,有明显的军事和教化目的。春秋战国私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民间平民体育也逐渐盛行。上流社会热衷骑射行礼、投壶下棋。中下层流行郊游、蹴鞠。军中盛行武艺、角力,如魏国吴起常用负重跑跳来锻炼士兵体能,将“魏武卒”打造成了精锐之师。医学家和养生者好导引行气养生之术,形成了“养神”和“养形”两大派别。古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内,追求身心自我完善,不事竞争、注重养生、形体自娱的体育文化形态。

——摘编自陈祥奎《轴心时代的中国与希腊体育比较研究》

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前,英国普通民众只能在旅馆、酒馆等场所进行斗鸡、打牌、掷骰子等活动,在乡村或城镇开阔街头上演足球、板球、斗狗等冲撞激烈的运动,上层阶级则因其财富和权力关系,租借场地,用来进行狩猎、网球、赛马、钓鱼等活动。这些传统体育比赛充满混乱与无序,各类斗兽运动血腥残忍,被称为“残暴的娱乐”。从18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英国经济扩张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体育开始兴起,残忍的斗兽运动逐渐受到限制或衰落。19世纪,随着铁路的修建,人们的出行、物资的大规模流动更加方便,广大工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也打破了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垄断,现代体育运动逐渐扩散至英国整个社会。

——摘编自杨松《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帝国传播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体育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变的历史背景。
(3)综上,说说发展体育运动的启示。
2024-05-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国王依然享有绝对权力B.内阁制已经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尚未完善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024-05-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3 .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08月,拿破仑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提出了民法草案,参政院先后召开了107次讨论会,其中拿破仑亲自主持了62次。1804321.《民法典》正式颁布施行。……由此,法国终于有了统一的、反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民法典》。而且,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这部法典在破坏欧洲封建制度和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上起到了不容低估的示范作用。世界各国资产阶级在制定法典时,往往以它为范本。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新中国民法典编纂进程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法民法典发展历程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2024-04-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三国的革命都体现了(       
A.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B.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C.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D.君主立宪制的构建
2024-04-12更新 | 281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643年,英国政治家菲利浦·亨顿在《论君主制》中提出,英格兰的立法权一定要源于君主、贵族、平民三个等级,而要确保这种混合体制的稳定性,“必须寻求一种一定是授予君主的权力,这种权力不过于强大,不致摧毁这种混合;但也不是过于徒有虚名以致摧毁了君主制”。该主张(     
A.否认了议会掌握立法权的资格B.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论证了保留政治传统的合理性D.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
2024-03-03更新 | 759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三年法案》规定,“议会至少每三年召开一次”;还规定,在重大国务方面,君主及内阁的决策必须提交议会讨论通过才得以施行,这使得内阁与议会间建立起关联成为必然。这一规定(     
A.表明君主立宪制存在很大弊端B.有利于促进责任内阁制的兴起
C.说明首相与内阁成员共同进退D.使得政治运作的中心转向内阁
2024-03-02更新 | 24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雨莎白二世去世,96岁的她在位70年,她是英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国王之一,也是目前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传奇”的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可以履行的职权是(     
A.有权提名内阁各部大臣B.监督议会立法和内阁行政
C.把控英国最高行政权力D.形式任命首相,是国家象征
8 . 13世纪《大宪章》签署之后,英国议会成为国王与封建主、教士、市民阶层等合作统治国家的平台。14世纪末,议会逐渐发展为独立议事、广泛参与司法、审议财政的重要机构。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议会选举自由、言论自由,决定国家的赋税等。材料反映了英国议会(     
A.确立“王在法下”传统B.促进民族意识形成
C.成为行政事务决策机关D.议会主权逐步确立
9 . 18世纪以来,英国议会出台了大量有关圈地的法案。如图所示为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议会颁布圈地法令数量(单位:件)及大地产者圈占土地(单位:万英亩)情况统计。这集中体现了英国(     
A.封建农奴制的消亡B.议会的阶级属性C.资产阶级的贵族化D.代议制的不成熟
10 . 1787宪法并未明确授予最高法院以司法审查权(审查国会和总统的行为是否违宪)。1803年,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指控麦迪逊扣留前任总统颁发给他的委任状,要求最高法院恢复对其的任命)中,最高法院判决麦迪逊的行为因违宪而无效,同时指出最高法院无权向公职人员颁发命令。这一案件反映出美国(     
A.分权制衡原则难以贯彻B.民主政治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
C.司法权独立于联邦宪法D.政治权力格局出现了全新变化
2023-12-1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耀正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