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我们胜利的舰队把我们的光荣带至四海,而法律保障了我们的财富;从来没有一个法官可以主观地解释这些法律;从来没有人能毫无根据地做出判决。倘使有些法官胆敢把一个未经控诉、未经法律制裁的公民判处死刑的话,我们就要把这些法官当作杀人犯来惩罚。

在我们这儿,老是有两党用笔或用阴谋斗争着;然而,到了武装保护国家和自由的紧要关头。这两党又团结起来了。这两党互相监督着:他们互相阻止侵犯法律的神圣性;他们互相憎恨,但是他们都爱国家——这是两个醋气熏天的情夫在争献殷勤地侍奉同一个情妇。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叶凤毛《内阁小识》

材料三   内阁的英文是cabinet,原意是密室。“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挑选少数贵族充当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几个部门的工作。他们经常在一间小密室开会,“内阁”因此而得名。1714年,54岁的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王位。即乔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物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于是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商定对策,然后提交国王,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后来内阁逐渐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制度被称作责任内阁制。

——《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政体的基本制度和原则。
(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明朝内阁与英国责任内阁的不同。
2 . 一位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借尸还魂”“循环往复”。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德、英、法、美B.法、美、德、英C.英、美、德、法D.英、美、法、德
2022-11-11更新 | 195次组卷 | 78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萧条波及面这么宽,程度这么深,持续时间这么长……当每个国家都转而保护它自己的国家私利的时候,全世界的公共利益就遭受到被损害的命运。而这时,所有国家的私利也就随之受到损害。

1933年6月12日,由国联发起的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会议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美、英、法等国能否合作,恢复金本位,稳定各国货币,国际汇率和降低关税,以阻止国际贸易的乱象。当美、英、法代表就要达成稳定汇率计划的谅解时,罗斯福致信会议导致了会议的失败。1934年2月,每个财政部宣布美元贬值,由每盎司黄金兑换20.67美元降到每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以保护本国工业和刺激出口。同时,美国政府还拒绝削减关税。

——摘编自王立新《踌躇的霸权》

材料二孤立主义者普遍相信,卷入国外的纷争,奉行对外干涉的国际主义路线,特别是卷入外部的战争还会使总统和行政部门获得无限的权力,从而破坏美国的宪政体制,威胁美国的公民自由。后来的历史证明,孤立主义者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水门事件”所揭露的总统对权力的滥用和对公民权利的践踏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在国会弹劾尼克松总统时,德克萨斯州女议员芭芭拉.乔丹表示:“总统指使他的助手作伪证……隐瞒偷偷摸摸的入侵行为,并企图与一位联邦法官妥协,而在公开场合又声明与刑事司法部门合作。如果总统企图颠覆法律,他就应当受到弹劾。”

——据王立新《踌躇的霸权》、教材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三国在经济上“转而保护它自己的国家私利”的主要表现。概述美国国会为了克服1933年美国国内的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总统“企图颠覆宪法”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被弹劾体现了联邦宪法的哪一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