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观的重大变革确实是从哥白尼革命开始的。希腊人以及中世纪的宇宙观,是一个层层相套的有限的球体,地球则居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用太阳取代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转动。近代思想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在于从有限封闭的世界,走向一个无限的宇宙。……这场宇宙论革命,既是天文学的也是人类学的,既带来了世界图景的改变,也导致了欧洲心灵的重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在这里,杰出的思想家被统称为哲学家,他们高举起理性的旗帜。……这些哲学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他们更多地致力于启迪民众而不是与学者对话;他们写作的大多是历史、小说、戏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而不是正规的哲学论文。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启蒙原则的法律化,某些立法原则在《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中变为现实。从长远观点看,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思想最终导致了教会与国家的分离……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哥白尼的宇宙观。结合所学,概括“这场宇宙论革命”在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法国启蒙运动的三个代表人物并简述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的基本政治思想。根据材料一概括他们写作大多“不是正规的哲学论文”的动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体现的启蒙思想原则。请围绕“启蒙原则的法律化”这一主题,结合《法国民法典》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阐释要求:紧扣主题,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2023-04-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

材料一   英国拥有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立宪和代议制政府,但缺少成文宪法让它在现代国家中显得与众不同。自1688光荣革命以来,英国逐渐发展出一种稳定的宪制,它铭记着君主、上院和下院的联合主权,同时也在捍卫人民的自由,并且让立法机构越来越多地对不断扩大的选民负责。直到20世纪晚期,这套宪法在内广受拥戴,在外深受赞赏。

——摘编自【英】哈利.T.狄金森《现代英国宪法:改进或颠覆》

材料二   2是英法两国代议制确立、发展的简要历程。

表2

英国①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德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建立起来。
②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③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⑤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⑥1867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①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⑤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⑥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⑦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⑧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⑨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宪政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英法两国代议制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宪政实施的认识。
2023-05-16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王位继承法》(1701年)

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思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样《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2023-04-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涟水滨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4 .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

材料一 下表是英法两国代议制确立、发展的简要进程

英国①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建立起来。
②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③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⑤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⑥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①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拿破仑宪法。
⑤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⑥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⑦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⑧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⑨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

——摘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英法两国在代议制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异同点。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
2023-04-1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派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政府,认为当各州不能立法或各州的立法妨碍联邦的和谐时,应由中央立法,……州权派坚持抱住州权至上、立法至上的原则不放,虽然同意中央有权规定通商和税收,有权对不服从中央的少数州采取行动,但要求中央权力在行使前必须经若干州的同意。

——摘编自易中天《费城风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联邦派和州权派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化解这一矛盾的具体做法。
2023-04-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

材料一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简表

年份

人物及事件

时代议题

1532

意大利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政治学著作《君主论》首次出版,该书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摆脱了中世纪以神学为中心的政治理论的羁绊

文艺复兴

1534

英国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被称为……

1762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

启蒙运动

1789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民议会宣布主权属于整个民族

材料二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上下内容,概括①、②处有关近代西方在思想解放运动中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
(3)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逐步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该制度有何特点?
(4)材料三中,标志着美国建立上图体制的法律文献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原则?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君主不愿按传统习俗行事,更愿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一种新的精神来处理事务,并且热衷于变革。随着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国家结构发生变化,宫廷生活变得更加活跃,人们愈发重视宣传宫廷礼仪。宫廷不仅是政治活动中心,还是资助文艺活动的场所,在这里产生了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16世纪以来,因为作家和诗人都乐于表现祖先和君主们的丰功伟绩,所以他们也就享有了能够接触丰富档案资料的特权。诗人们为了获得君主授予的桂冠,常常将他们描写得十分伟大。在外交文书上,君主注重形式的完美,便越来越多地雇用人文主义者担任文书长,让他们使用规范的拉丁文书写公文,且讲究修辞。

——摘编自李玉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二   审判查理一世前后,英国君主形象经历了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变。尽管审判查理一世后,君主形象又一定程度上复归神圣,但这也无法改变统治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的事实。君主权威从神授和不可分割,彻底转变为“王在议会”的混合君权观和大众主权观,确保了英国人从中世纪就享有的“自由”。英国君权观的变化与对查理一世的审判是相互作用的。新君权观为审判查理一世提供了理论武器,反过来,审判查理一世践行了新君权观,并提出了君主在英国拥有合法性的新标准,巩固了君主在英国政治文化中的地位。

——摘编自陈晓律《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英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观念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宫廷生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新君权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
8 . 民主与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当时只认同“共和”而不认同“民主”的态度,基本上就是源于对英国自由主义传统的承袭。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把它(民主)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同时人们也相信,在国家管理中也必须有人民的存在——否则任何政府都会发展成暴政。而体现人民参政的最好形式便是英国人发明的代议制……这也就是当时人们对于共和的一般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制,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议会的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内院的。不过帝国议会无权选举帝国宰相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

——摘编自武寅等《世界历史: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1)结合所学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根据材料一,指出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确立共和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是如何避免政府“暴政”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与不足之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
2023-03-2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选考)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宣言》,同年,经国王和女王共同签署生效,称《权利法案》,1694年,议会又通过《三年法案》,规定议会至少3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不得超过3年。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王位继承者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1707年,议会通过《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

——常队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四个法律规定都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

材料二   美国权力结构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中规定了哪些建立政府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美殖民地从争取独立到确立民主政体过程中,都受到了哪些启蒙思想的影响?

材料三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0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姆斯·威尔逊是美国立宪建国的领袖,他在费城制宪会议上的发言多达160余次。认为国会的权力直接来源自民众,而非来自各州的让渡,要求两院议员都由人民选举,并以人口为基础平均分配议席。提出自由的威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专制,另一个是放荡堕落。为了阻止后者,应该给予政府适当的权力,但是为了预防前者,还应当合理地划分这些权力。宪法分立法、执法与司法部门,使它们相互牵制,就是为了实现后一个目的。宪法更像是人民签署的授权委托书,他们委托代表行使权力,并保留收回委托的权力。

——摘编自胡晓进:《唐姆斯·威尔逊与美国宪法》

材料二   近代梁启超是宣传民权思想较多的思想家。他提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表”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他详细介绍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热情称颂《人权宣言》。他指斥“霸者私天下为一姓之产而奴隶盗贼吾民”,还认为“人人生而有应得之权利,即人人生而有应尽之义务,二者其量应相均”。但又说在中国当时条件下“民质不良”,“自由之说入,不以之增幸福,而以之破秩序;平等之说入,不以之荷义务,而以之蔑制裁:……权利之说入,不以之图公益,而以之文私见”。

——徐怀东、张茂泽:《评维新派的“民权”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尔逊的主张与启蒙思想的对应联系,并简评1787年宪法实际运用的情况。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民权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据以上材料,指出资产阶级对启蒙思想理论的实践特点。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