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1690年,英国议会通过财政法案,把政府给予国王的固定收入置于“仅够伙食钱”的境地。这表明当时英国(     
A.议会开始限制国王权力B.君主立宪政体最终确立
C.权力制衡机制得以实现D.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制宪会议代表杰斐逊指出,如果要把宪法保存下来,那就要监视联邦政府,警惕它侵犯各州和人民的权力,“不要谈论对人的信任,而是要用锁链限制他们”。这表明杰斐逊希望(     
A.提升国会权威B.提高州的权力
C.限制中央权力D.实行三权分立
3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缔造了一种新的体制。在这个制度下,王位是被保留的,但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了。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为非法权力。几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税,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摘编自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

联邦政府拥有立法、征税等一系列国家主权权力,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其余宪法未列明的权力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均实行任期制。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   近代的民主制度,是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孕育、发展起来的。英国通过7世纪革命,成功建立起合当时本国国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制度。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后,不仅摆脱了对英国的依附关系,而且确立起符合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利益的民主共和制度,新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创立了,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虽然英、美两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政治体制,但是,它们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

——摘编自人教版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英国缔造的“新的体制”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回答“国家的权力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并指出美国的政体。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
4 . 美国1787年宪法提供了联邦官员任命的三种途径:总统任命,参议院确认;总统任命,无需参议院确认;当参议院根据法令确认后,部门或法院可任命某些“低级官员”。这些官员任命途径说明,美国(     
A.尚未形成文官录用机制B.总统权力膨胀大权独揽
C.三权分立体制逐渐完善D.参议院可任免联邦官员
2023-08-28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亨廷顿指出,美国国民特性的核心是美国信念,而美国信念的精髓则是新教精神。新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秉持人性恶的理念,新教教徒不信任政府并警惕膨胀的权力,主张对政府的权力加以限制。新教主张因信称义,这一理念催生了美国政治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平等观念等重要内容。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对自由的追求一向同捍卫个人的权利相结合。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各州相继制定的州宪法、《独立宣言》乃至1787年宪法:都体现了美国自由主义的契约理念。而土生土长的实用主义文化渗透进历代美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对其政治行为和政治态度,以及对美国的内政外交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高度一致、历久不变的美国政治文化使美国人的政治共识所反映的每一种价值观都能从其他几个价值观里推导出来。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制约、平衡,以及相互渗透、支撑的关系还强化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不同权力中心之间的关系。这样,美国政治文化诸要素的内在统一与美国政治体制高度契合,同时也是美国人的政治共识,因此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美国政治制度最为稳固的合法性基础。

——摘编自牛霞飞       郑易平《美国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政治制度稳定性的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国人开始进行反思,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运动的肇始。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人开始从政治制度层面进行的探求,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政治制度,但结果均以失败告终。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深入到思想价值观念层面,特别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知识分子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之后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一直被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实践中,中国公民逐渐形成民主思想观念,传统政治文化因素得以改造。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培养了政治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法制建设,特别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对于克服传统政治文化中封建主义政治思想观念残余,促进新型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摘编自郑博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美国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因素,并归纳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而采取的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美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谈谈你的认识。
2023-04-03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6 . 16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规定议会通过的宗教法令不再经过宗教会议,而宗教法如果没有被议会法接受,就没有任何合法性,国王在所有的事务上拥有完全的司法权。这一做法(     
A.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B.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推动了民族国家形成D.促进了君主立宪政体形成
7 . 1840年4-7月,英国下议院就是否对华宣战一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终执政党的现实主义击败了反对党的道德谴责,下议院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战争期间,辉格党下台,上台后的托利党继续发动第二阶段更大规模的战争。这反映了英国
A.政党加快与资产阶级融合B.代议制民主政治发展迟滞
C.两党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责任内阁制影响政治稳定
2022-05-23更新 | 329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考前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

史料国家表现
社会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开始采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
在会议过程中,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矛盾重重,特别是在大州统治集团与小州统治集团之间,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部州和主要代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南部州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斗争……通过理性的妥协,39名代表签字通过了这部宪法。2
从盘格鲁·撒克逊时代开始,经过深厚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一种务实与妥协的传统,并在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务实与妥协的传统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得近代民主政治沿着一种渐进的模式不断发展,并且成为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仿效的模式。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史料描述所对应的国家(要求写出2个),并分别说明这两个国家民主政治妥协的表现。
2021-11-04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1934年美国政府发布129号命令,规定:如果各个城市的公共事业管理局所负责的工程,全部位于该城市的行政区划之内,那管理机构的官员不得由该城市官员兼任,否则不能获得联邦拨款。该规定引发了以纽约市政府为首的各地政府的强烈抗议,最终以联邦政府让步落幕。材料现象说明,当时美国(     
A.地方政府借大萧条拓展影响力B.新政推动政府行政权的扩张
C.联邦制原则发挥制衡权力作用D.国家干预政策背离政府初衷
2023-09-08更新 | 2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689年,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遭到国王的否决。1693年,议会再次提出这部法案,又被国王否决。一直到1694年,因为对外战争需要议会批准增加补助金,威廉三世才同意签署这部法案,但同期议会提出的很多法案都因为国王的否决而无法生效。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A.议会还未真正掌握立法权B.国王保留了部分的立法权
C.君主立宪制还未真正确立D.议会与国王的矛盾空前激化
2023-08-27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