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是国民的代议机关,拥有立法、组织、监督政府(内阁)等权力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权。从法律角度讲,英王是权力最大的统治者,但实际上其活动是属礼仪性的,只是形式上履行批准手续。英国首相本人首先是由选民选出的下议院议员,然后经本党议会党团选举成为政党的领袖,如果他领导的党在大选中获胜,他就能被女王任命为首相,因此,政府首脑既控制内阁又控制议会。而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是多种角色的领袖——国家元首、党的领袖、武装部队总司令、政府首脑和主要的立法创始人。总统的产生是先由各选区选民选举“选举人团”,再由“选举人团”选出总统,总统选拔的政府人员,需由参议院批准,但总统所领导的党不一定在参众两院成为多数党。

——摘编自董海岭《浅议英美两国议会与政体的区别》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依据各地选举条例规定,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一切赞成抗日与民主的地主、富农、资本家以及国民党人士,均享有同等的权利,既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参加各级权力机关参议会的选举,又都有被选为人民代表参议员和公职人员的权利。所有选民不受性别、职业、财产等限制,各级参议会名额和人民代表的产生均以一定人口数为基础,即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相等。在陕甘宁边区,相比于土地革命时期,各级参议会的参议员一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即自下而上,全部实行直接选举。抗日根据地所实行的选举制度,使人民群众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参政热情,创造出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政治局面。同时,影响与推动了全国特别是战后的民主运动,具有新中国雏形的政治意义。

——摘编自丁俊萍《论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归纳抗日民主政权选举制度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省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确定于隋朝,完善于唐朝。隋朝三省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并没有明确,而职责明确、运行协调的三省体制,是在唐朝才得以形成的。唐朝在中央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负责草拟有关军国大事的诏旨;门下省是审署下达机构,有封驳之权,负责审查中书省起草的诏旨,如认为不当,可以驳回,此外,尚书省等各官署送呈的奏章,也由门下省先行审议驳正,门下省将审核意见提供给皇帝参考;尚书省主掌行政事务,负责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全国各项政务。唐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和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摘编自赵士祥《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结构与特点的探讨》

材料二   独立战争后,各州从维护本州统治集团的利益出发,使得原来的邦联政府名存实亡、濒于瓦解,同时,以英国为首的国外列强对美国的独立耿耿于怀、虎视眈眈。美国宪政的奠基者们开始把孟德斯鸠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和美国化,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之际,富足的资产阶级之间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当1786~1787年的谢斯起义威胁着他们的基本利益的时候,这种集团间的差异就被共识所取代了。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掌握立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预,同时对总统具有弹劾权。行政权由总统行使,由选民选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案行使否决权。司法权由联邦最高法院以及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来行使,最高法院有终审权,联邦法院的法官均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进行任命,法官只要忠于职守,可以终身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能被免职。同时,规定任何一个机关的官员不得在任职期间担任另一机关的职务。

——摘编自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分权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确立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代分权制与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主要不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和行政权可以赋予一些官员或常设机构,而这两种权力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立法权体现国家的一般意志,行政权则是执行国家的一般意志。立法机构要么由人民执掌(小国),要么实行代议制(大国),代议制由各个选区选举代表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讨论,代表由人民授权。同时立法机构应该由两部分构成,除了人民选举的代表之外,另一部分由贵族集团构成,两部分分别集会、分别讨论,互相遏制。孟德斯鸠认为,行政权归于君主。君主通过否决权参与立法,但不能通过创议权参与;他的手下却要受到立法机构的审查和惩罚。

——摘编自马剑银《孟德斯鸠语境中的“法”及其“精神”——重读<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17875月,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历时127天的制宪会议,并最终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这部有形和成文的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联邦制政府。根据宪法原则,政府的横向权力分割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执掌;国会议员和总统分别由地方选民和全国选民通过选举人团选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和参议院通过任命。政府的纵向权力分割于联邦与州和地方政府,为州和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延续美国的地方自治传统。

——摘编石庆环、李俊霖《英美两国宪政体制的源流及其特征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的主要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美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不同之处,并结合所知识简析其主要成因。
2024-05-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实行联邦制的国家。联邦制不仅是美国立国的基本制度,也是它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原则。联邦制的确立,为美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美国最终实行联邦制,除了防止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一直接原因外,其他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在13个殖民地上,虽然都有总督和议会,但在其组织形式、产生的方式以及职能方面不尽相同。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是各地区的环境不同,根据环境需要而规定政治统治形式,造就了美国人民不拘泥于旧制度模式而从实际开基立业的创新观念。自反英斗争开始后,一些政治思想家就已经在探索13个殖民地如何实现政治统一的问题。1767年,迪金森首次提出了联邦制思想。其后,威尔逊在《英国议会权限探讨》、杰斐逊在《英属美洲权利综论》、亚当斯在《新英格兰人》论文中作了进一步阐述。为了论证在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汉密尔顿、杰伊和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希腊共和国联盟、亚该亚同盟、瑞士各州联合和尼德兰联盟的特点及其历史命运,这些联盟给美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摘编自张定河《论美国联邦制的确立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联邦与州政府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避免机构重叠和最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联邦就国家事务(国防、外交等)立法;各州依本州除国家事务外的其他所有事务立法,避免立法无据或无针对性;由于分权管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在国家事务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明确分工。

——摘编自《美国联邦机制的四大优势》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制确立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4年法国犹太裔军官德雷福斯被认为是德国间谍,被诬陷犯有叛国罪,被革职并处终身流放。1897年,法国文坛领袖左拉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文章要求重审此案。次年,左拉还写了一封致总统的公开信,并发表在《震旦报》上,该报主编乔治·克里孟梭给公开信冠上了“我控诉!”的通栏标题。公开信发表后,《震旦报》连续刊登“抗议”并征求签名支持,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签名响应,他们大多是大学里的师生或持有高等教育文凭的学者,此外还有作家、艺术家、建筑师、律师、医生等。当克里孟梭写出“来自各个地方的所有知识分子为了一种理念而汇集在一起”这句话的时候,法国知识分子自此“诞生”。他们走出各自的专业领域,利用自己的声望,从全人类共同奉行的一些价值信条出发,以各种方式全面“介入”社会政治生活,批判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他们以强烈的公共关怀和显著的独立人格著称于世,被世界各国的知识分子奉为楷模。

——摘编自吕一民、朱晓罕《法国知识分子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知识分子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素养。
2023-11-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处于转型之中的西方国家兼具民族国家、工业化国家、殖民主义国家等多重身份。将资本主义经济运作、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资本家的积极行动和一个发展最为迅速的体制即具有强大行政、立法、司法、军事能力、保护私人产权并与其合作的国家统合起来,正是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成功转型的秘诀。

材料二   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期,欧洲国家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名获得了非西方国家的土地、劳动力和市场资源,并在法治环境中,用野蛮的方式将工业生产节奏和生活需要传播和强加于世界各地的农村地区,用西方棉纺资本和技术强行取代全球南方国家传统手工业生产,这对全球南方国家原有经济体系和商业网络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全球性的劳工队伍被工业资本主义的新秩序组织起来,欧洲国家制定了新的世界经济分工,在世界经济的“大分流”中成为拥有特权的发达国家。美国1787年制宪使得奴隶制在宪法的保护下合理生长,联邦军队强行迁移印第安人部落,为白人定居者腾出兴建棉花种植园的空间,单一经济作物发展模式更是将无数美国奴隶的后代投入到“第二次奴役”的深渊。国家则通过官僚机器和法治体制,强制实施低工资制,并对劳工阶级的反抗进行暴力镇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西方国家“转型”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3-07-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2年法国历史学家米涅在他的《法国革命史》中认为: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取得了政权,而当人们正感到需要“一位能手领导下重建社会,而作为伟大人物和常胜将军的波拿巴(拿破仑)正适合于从事这一事业”。赞赏拿破仑在奖励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提高行政效率和从事大规模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也赞扬他的立法事业,使“法国有了超越于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第二帝国出现了抨击拿破仑的浪潮,他们以攻击拿破仑第一来攻击拿破仑第三(拿破仑三世),以指斥雾月十八日政变来指斥十二月二日政变,借以发泄他们的愤懑。

——摘编自王养冲《拿破仑研究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被誉为“伟大人物”的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历史学家对拿破仑评价存在差异的原因。
2023-06-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社会有着双重意义。作为与旧秩序敌对的革命,它不仅仅是法国的,也是全欧洲的运动。法国大革命的普遍主义理念,既赋予了欧洲一种欧洲认同的意义,同时也将之剥夺了。拿破仑在1804年取得了法国皇帝头衔,而且对1789年理想的忠诚,也变成与对法国的忠诚联系在一起。拿破仑的欧洲是以莱茵河作为东部边界的罗马欧洲。取而代之的莱茵邦联,是西方与东方间的缓冲地带,有着自己的东方边界,也就是古老的日耳曼-斯拉夫边界。革命精神激发了新的疆域民族主义理念。然而直到甚晚之后,这些理念都仍未朝民族分离主义的方向发展,而是成为奠基于已建立之民族国家的欧洲秩序之基础。

——(英)杰拉德·德朗提《发明欧洲》

材料二     18世纪末美国政府确立了西部土地国有化原则,当时国有土地就已达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5%。1824年起,国会内部,围绕“宅地法”的斗争激烈起来。1848年,争取实现“宅地法”为宗旨的“自由土地党”成立。1862年初国会表决“宅地法案”,参众两院都以压倒多数通过。1862年,法案颁布,规定:任何人只要交纳十美元手续费,就可以领取一块160英亩的土地。此后二十年间,外国移民达500多万,超过过去80余年的总和。它鼓舞着移民开垦出一块又一块的土地,建立一个又一个村镇,不停地向西挺进。

——摘编自张冬梅《美国<宅地法>产生的温床及颁布实施的两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运动”的原因,并概括说明法国大革命剥夺了“欧洲认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宅地法》颁布的历史条件,分析其颁布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分裂危机,在社会、政治不同层面上均出现国民分裂为相互对峙的“两个法国”的现象。第三共和国政府致力于改革国民教育,希望将学校建设成为法兰西民族统一的熔炉,相继出台世俗化教育、统一学校教育、修订教学大纲等教育改革举措,践行从“一个祖国”“一个共和国”到“一个民族”逐层递进的教育理念,将爱国主义和共和主义思想教育融入民族统一思想教育之中,推动民族整合与国家整合同步进行,从而为现代法兰西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巩固奠定了历史文化和社会政治基础。

——摘编自曾晓阳《论19世纪末法国促进民族统一的教育举措》

材料二1927年后,中国革命势力进入赣南后发现,民众对宗族的认同度很高,对阶级、阶级斗争概念的认识程度则很低,这不利于动员民众加入“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中。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了在民众中建立起对革命的认同,苏维埃政府先是掌握学校的监管权,然后选择、组织契合革命所需的教育内容。去除民众宗族观念、在民众中建构起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革命意识形态是苏维埃教育的理想。但革命教育的理想遭遇了国共战争环境一系列现实因素的制约,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革命教育尽管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未能真正内化为民众的认同。正因为如此,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土改运动中,通过划分阶级来建构新政权的意识形态仍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摘编自李国强《中央苏区教育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法国推进民族教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法教育变革的不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