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在就职前应作如下宣誓或郑重声明:“我谨庄严宣誓,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按照传统,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下,当选总统需手按《圣经》宣读誓言。此外,第6条规定: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郑重声明拥护本宪法。

——摘编自邓静秋《各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比较》

材料二   1894年兴中会成立会上,孙中山带头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拟定盟书后带领大家举右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1912年1月1日晚10时,孙中山在南京原两江总督衙门就任临时大总统,便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宣誓的不同。
(3)综合以上材料,探讨就职宣誓制度的价值。
2018-09-07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各拟意见,再由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需送门下省,由给事中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法律内容
1689年《权利法案》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今后不允许任何天主教徒成为英国国王,国王也不得和罗马天主教徒结婚。
《叛乱法案》国王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军队必须经过议会同意,并至多只能维持一年的时间。
1694年《三年法案》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1701年《王位继承法》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国王必须加入英国国教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都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法官任免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中枢决策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法律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有何作用?

3 .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管理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创立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二   “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     1947年5月1日,临时参议会选举产生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和参议会领导成员。乌兰夫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正式成立。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将王爷庙改为乌兰浩特市,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这标志着内蒙古人民的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事业取得了伟大胜利。

—百度下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重大影响。
2018-09-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材料二     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个人,相权可谓由集体领导,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书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权力之一的尚书省和监督朝廷的门下省三省首长共同办事,从而构成了一个集体权力结构……这一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廷续,直至清代。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2)材料二中“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作用。
材料三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 “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政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的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一再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一一 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年,朱元璋颁行《大明律》,详细规定了对官吏贪赃枉法的惩处。1385年,朱元璋发现官员贪赃枉法,将户部尚书等数万人处死。《大明律》规定,凡遇“亲、故、功、忠、能、勤、贤、宾”等8种人犯罪,“实封奏闻取旨,不许擅自勾问”。

1395年,朱元璋又颁行《大诰》,加大了处罚力度,规定“赃至六十贯以上者,枭首示众,乃剥皮实草”。《大诰》规定,“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朱元璋甚至规定:“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大诰》),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有《大诰》者)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

明初规定,一个县官的月收入大约相当于现在1800元人民币。清官海瑞去世后,人们发现他只有8两俸银。

朱元璋虽用“重典”惩治腐败,但腐败分子依然屡禁不绝,以至于朱元璋在晚年发出了“吾欲取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的疑问。

——摘编自陈忠海《如何回答“朱元璋之问”》

材料二

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抑制腐败的法律,如禁止公司向联邦公职候选人捐款的法律(1907年)、竞选经费公开法(1910年)、联邦反腐败行为法(1925年)等。负责调查和起诉公共腐败行为的联邦刑事机构,有司法部公共廉洁处、联邦调查局和独立检察官;还有许多非刑事公共廉洁机构。在遏制腐败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对案件的穷追不舍和深度挖掘,对潜在腐败官员产生震慑作用。19世纪80年代兴起的平民党运动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弱势群体,促使政府对大企业的非法侵权行为实行有效控制。19世纪80和90年代席卷美国的工农运动,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了1830-1877年间所发生的罢工运动和佃户的反抗斗争。

-——摘编自张宇燕富景筠《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元璋时期贪官污吏“朝杀而暮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反腐败与朱元璋反腐败的异同及启示。

2018-03-13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6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一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当选”。

——《近代中国宪政发展史》


材料四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以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19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次掀起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斗争,1884年自由党格莱斯顿内阁使选民人数从255万增加到450万。

——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1)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在哪里?其民主政治的主要组织机构,并简要说明其建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2)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这是哪部法律文献的规定?
(3) 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一部宪法?它体现了怎样的政治原则?当时颁布这一宪法的目的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2018-03-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

——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材料三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怎样反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失败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   杰斐逊等美国思想家们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制”,概括性的说,就是把联邦的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上中下,左中右的“分权网络”称之为“双重保障”。

材料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中央机构和古希腊“分权”机构的设置情况,并说明二者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民主制”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结合所学对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图中体现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点?(1分)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治平在《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一书中谈到: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材料二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其中说到:“我们政府体制的基础,乃是人民有权制定和变更他们政府的宪法。可是宪法在经全民采取明确和正式的行动加以修改以前,任何人对之都负有神圣的义务。”

(1)根据材料一及其所学知识,说明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设置“分权”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