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8 题号:6910899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管理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创立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二   “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     1947年5月1日,临时参议会选举产生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和参议会领导成员。乌兰夫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正式成立。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将王爷庙改为乌兰浩特市,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这标志着内蒙古人民的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事业取得了伟大胜利。

—百度下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重大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观与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息息相关,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   美国建国初期,为了整合社会、巩固新生政权,盎格鲁一撒克 逊新教徒白人文化成为民族同质化的建构基础。19世纪中期以后,随 着西进运动步伐的加快,东南亚百万移民冲击了美国的白人文化,美国 的熔炉(民族同化)政策应运而生。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维护移民的权 利也成为美国吸引和稳定外来移民、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主张不 同价值观的共存,把少数族裔的生活方式看成是合法的多元文化主义也由此产生。现今美国的印第安人虽有保留地制度,但其自治权仍得不到有效保障,贫困率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美国主流社会对印第安文化的压制和同化思想根深蒂固。少数族裔在经济上不能同工同   酬,政治上待遇不平等,在工作、移民、教育及居住等方面的歧视比比皆是,虽然美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族群归类”和“种族识别”,但是宪法不承认民族的群体权利,仍是以公民权代之。

——摘编自雷振扬、裴圣愚《如何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国情,逐渐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新中国建立后,相当一部分 少数民族还处于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时期,党的民族政策迅速改善 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形势和群众的生活。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各少数 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78年中组部专门发   文要求尽快配备少数民族干部担任民族自治机关一把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摘编自左岫们《新中国民族政策优势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以民族平等为视角》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空喊着民族主义,其理论也只有一个框架,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的一套民族理论体系,所制定的民族政策,由于内战、 航日战争等原因也多数未能具体实施。 …… 国民政府在某种程度地继   承了孙中山的民族思想 ……但其阶级本性又在民族政策的具体实践、 理论发展等过程中最终背弃了孙中山的民族思想,最终连同自身走向灭亡,总体来看,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族政策存在着严重缺陷。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差两国对待民族群体的差异及其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正确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认识。
2022-11-01更新 | 1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草歌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材料二   政治现代化最关键的方面大致可以归纳为:第一,将国家的权力集中在举国公认的全国性的立法机构手里,第二,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且建立专业化的机构来执行这些职能。第三,增加社会上所有的集团参政的程度。

——摘编自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材料三   政治系统的运行和政治活动的展开,其根基在于政治文化的取向模式,在于由民众的政治认知,情感及价值观念所交织而成的一种信念体系,否则政治系统本身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条件与意义。

——摘编自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缘由。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为例,围绕“政治现代化的特征”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2017-05-19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坚持道路自信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编自《浅析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摘编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条道路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的?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认识?
2022-02-14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