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西方国家的政体选择】

材料 从政治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国情,对这个国家的政体选择确实具有重大影响。但相对于政情对政体实际选择的约束作用来讲,国情对政体选择的影响尽管很强,但强不过政情对政体选择的直接作用。

说到底,国情仅仅是一个国家政体选择的政治的文化背景条件。前者是一种政治文化的、背景性的因素;后者则是现实的、直接作用于当下政治决断的前台性要素。因此,研究一个国家的政体选择,究竟应当主要基于政治的思维,还是基于文化的思路,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据任剑涛《政体选择的国情依托: 康有为共和政体论解读》等整理


结合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世之欧洲,若以世纪论,每个世纪都有创新,而17世纪却为人重视不足。实则,这是很要紧的一个时期,上承培根、洛克的实验哲学,洛克还根据英国的革命写了一份论“政府”的总结性文字,起了近代政治、文化的开山作用;下则启发了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以前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尽管在表面上西方社会不同政治力量的思想和政策对立十分激烈,但在实际的政策上,某种纯粹的思想在现实政治中的体现越来越少,甚至根本就不存在。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说,在多元社会的环境里,任何一种完备性学说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所以,在现代西方民主政制的多数政治原则下,现实的政治必须要有妥协。否则,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就难以与其多元主义的理念共存。

——晓林著《当代西方多元主义理论和政治现象评析》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对材料中的核心观点进行探讨。(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詹姆斯登上王位之时起,王权与自由这两种传统就进入到全面冲突的阶段。英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最有趣的现象出现了:要求变革的力量到传统中去寻找依据,而维持现状的力量反而成了反传统的叛逆了,通俗地说就是革新者自称是守传统派,守旧派则被看成是反传统主义者。“光荣革命”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促使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评析材料中关于英国对“传统与现代化”的论述。(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