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废除农奴制推动了俄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为发展私人的积极性与创业注入了动力”。“.为……创业注入了动力”主要是指这次改革
A.表明了政府鼓励创业的决心B.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C.使俄国完成了工业化D.将土地经营纳入资本主义轨道
2 .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此宣言
A.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彻底解决了南北方矛盾
C.推动美国联邦制度的建立D.使黑人奴隶获彻底解放
3 . 以下是1860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措施,其中属于俄国的是
A.奉行“铁血政策”B.废除农奴制
C.颁布《宅地法》D.地税改革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体上说, 这一宪法里从德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远多于从法国或英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其原因在于:日本同德国一样,当时正处于巩固阶段,因而对增强国家实力比对保护公民自由更感兴趣。因此,这一宪法只为日本提供了议会制的门面,同时却维护了寡头政治的统治和天皇崇拜。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东方后发展国家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源于西方先发展国家的制度的大规模移植,明治维新就是最初的、也是最典型的例证。但是,日本在制度移植的过程中,抱有明确的选择意识,在元制度选择上规避宪政民主制度或仅在形式上模仿,而对其他技术性、效率性制度则大力移植。日本在明治维新开始后翌年即开始了制度移植,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移植的力度越大,在整个明治维新的过程中先后移植了西方国家的股份公司制度、银行制度、货币制度、公债制度、保险制度等,以至于日本资本主义可称得上是一种“移植资本主义”。

——莽景石 《明治维新:元制度与派生制度的非均衡演进及其对日本工业化的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宪法从德国模式中借来了哪些“东西”?为什么从德国所借远多于英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0-05-1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材料二   1873年日本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土地持有者均要交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不因年景的丰歉有所减,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而不以产品的价格变动为转移,土地价格由政府规定,而政府规定的价格很高,甚至与幕府时代的封建地租不相上下。……土地持有者除地税外,还要交纳村费(地价的1%),地税加村费,相当于土地持有者每年收获量的34%……农村佃农数量大量增加,而新兴的地主则将负担转嫁到广大佃农身上,佃农每年劳动果实近70%被政府和地主夺去。

——摘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的《世界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关于1861年改革的观点。并据材料一论证此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政府地税改革的影响。
(3)综合上述两国农业政策的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对领土狭小且海岸线漫长的日本来说,外国人以及他们船队的出现很容易被大多数民众发现。在19世纪,日本的舆论一直是从对外来威胁的感知走向对国家认同的认识。日本在文化选择方面相对自由,它早已引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接受西方方式并不会带来多大的震动。维新武士们在摧毁幕府,重建天皇权威,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的过程中,能够在政治上转向西方民族主义的理念,这个理念还能够被抹上神道的色彩。日本在一个军事统治阶级的领导下,士兵更倾向——保卫一国的领土而非保卫一套思想观念,这一点与民族主义也有关联。因此,日本人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形成了民族主义,找到了一个协调文化传统与当下冲突的途径,即通过维新追求“富强”的道路。这一新发现的民族主义也深深影响了“自由主义”的宪法运动。

——摘编自(英)威廉·G·比斯利《明治维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史学界将戊戌变法视作“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政治措施是什么?
(4)从以上三国走向近代化的改革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启示?
2019-01-30更新 | 5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8 . 国歌是一个民族的梦想,它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最有可能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
A.“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B.“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C.“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D.“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此言论应出自(   
A.俾斯麦B.林肯
C.亚历山大二世D.明治天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