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农奴制改革后,一部分农民选择迁徙到城市以寻找新的生计机会。这导致当时的俄国(     
A.农业的产量锐减B.工业技术发生巨变
C.城市化趋势增强D.城市贫困化加剧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2023-05-07更新 | 55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治维新是一场重大的历史剧变,不光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方面使日本走出了封建,迈向了近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有质的变化。”下列不能为此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天皇集权B.殖产兴业C.制定宪法D.文明开化
4 . 改革和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对各国改革和革命的评价正确的是
改革和革命评价
A.日本明治维新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B.德意志统一清除贵族统治,确立民主共和
C.中国戊戌变法缓和国内矛盾,实现君主立宪
D.俄国十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建立现代国家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明治天皇曾经下诏:“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2019-07-10更新 | 580次组卷 | 42卷引用: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中说:“统一是德意志历史上的划时代转折点,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统一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完成统一
B.统一促进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统一后的德意志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统一后的德意志保留了专制主义残余
7 .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中记载:“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这实质上表明
A.农民比机器生产效率高
B.农民价格低廉
C.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与发展
D.农民实用性更强
8 .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2019-01-30更新 | 1558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10 . 导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多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倒幕力量得到天皇的支持
B.废藩置县,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掌握政权,大力推行改革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