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欧美资本主义的扩展”时整理的知识提纲,与此密切相关的国家是(     

①俄国   ②德国   ③美国   ④意大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1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它主要有以下特点: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其存在主要作为国家的象征。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表面上,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的批准,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

——摘编自陈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法两国君主立宪制结局的不同原因》

材料二   1871年建立起来的总意志帝国是普鲁士首相伴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是普鲁士强叔政治的结果在意态帝国中,以皇帝为首的容克贵族居于领导地位,资产阶级则从“参与”的意又上加入了统沿阶烦的行列,帝国在建立之初虽然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立完为虚,君主是实。1871年修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有任免国家官史之权,有法律的创制叔是帝国武装力量的统帅,决定帝国的对外政策;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拂和,与外国缔结同盟和签订条约委派驻外使节。帝国宰相是全帝国唯一的大臣,其领导下的内网主持着帝国政府的运转。由于宰相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因而只对皇帝而非议会负责;而由宰相任命的国家各部门的负责人则对宰相负责。从立法机构有关权力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政治生活中的专制主义色彩。

——摘编自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专制色彩形成的历史原因。
3 . 1861年俄国颁布《农民改革法令》规定农奴通过赎买才能得到份地,份地“不归农民所有,而是永久使用”,未经村社允许农奴仍旧不得离开村庄。据此可知农奴制改革(       
A.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使农奴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D.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2月19日宣言》(简称《宣言》)是昭示废除农奴制的官方文件,列在各改革法令之首。……《宣言》向农民描绘废除农奴制后的美好生活,使农民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在适当的时候,农民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拥有的一切权利”“在地主仍保持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农民可在履行了规定的义务后长期使用宅基地,并且使用法令规定数量的土地”。拥有人身自由,拥有自己的土地,这些美好愿景确实使农民欢欣鼓舞。沙皇发表《宣言》后,农民对沙皇更加感恩戴德,期待着解放后的美好生活。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经济研究》

材料二   2018年10月,正值明治维新150周年。日本邮政发行了明治维新15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图案为明治维新后的社会景象等。其中,图1邮票是东京汐留铁路馆蒸汽汽车等候图,图2邮票是欧洲管弦乐合奏图。

   

——摘编自章锁《邮票图说世界通史——明治维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俄国农民对沙皇感恩戴德,期待美好生活”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社会出现的趋势,并概述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对两国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3-06-02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形成B.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
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D.工业革命在亚洲各国扩展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1)通过图1反映的历史发展状况,说明与图2这一历史事件的关联。

材料二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又写道:“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统治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2)试结合19世纪60年代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史实,说明对恩格斯这一认识的理解,指出恩格斯这一认识是基于什么?说明了什么?
2023-05-18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下·安徽·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的58个议席中,只需14票即可否决任何议案,当时普鲁士拥有17个议席,其它中小邦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以确保自己的权利。这些规定体现了德意志帝国(       
A.议会至上原则B.共和立宪体制C.联邦主义特征D.地方自治特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53-1856年,俄国在与英法争夺克里米亚半岛的战争中惨败战争中,俄军仍使用滑膛枪,其射程仅是英法联军来复枪的三分之一,俄国海军仍是帆船,英法联军是先进的汽船,俄国南方没有铁路,英法联军却修筑了铁路。据此判断,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主要反映了俄国(     
A.对外扩张的非正义性B.推翻沙皇统治的可行性
C.推进工业化的必要性D.实现国家统一的可能性
2023·北京朝阳·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1831年统计,76%的美国联邦公务员都在邮政局里工作。下图显示出19世纪美国的邮政系统经历了从几百所邮局到上万所邮局的增长与分布情况。对美国邮政系统的发展所作出的分析,最为准确合理的是(     

①引发北美独立战争             ③增强国家治理能力
②推动民主化的进程             ④显现领土扩张进程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5-08更新 | 318次组卷 | 8卷引用:第04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高一历史(统编版)
10 . 1870~1900年,德国煤炭产量由3400万吨增加到14950万吨,生铁产量由126.1万吨增加到755万吨,钢产量由12.6万吨增加到664.1万吨。促使德国煤铁产量迅速提高的直接原因是(     
A.普法战争的胜利B.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C.政府重视工业建设D.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