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②“……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③“确信作为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银行的成立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
④“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②③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张桂荣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一文中指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之所以能够进行,除了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惨败之外,与统治者高层对农奴制的弊端都有清醒正确的认识有关。夏金霹在《俄国农奴制度废除中的对立与斗争》一文中指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改革道路斗争的产物。农奴制改革前夕,全国农奴暴动愈演愈烈。同情农奴的下层知识分子和民主革命者自发组织起来,他们主张推翻沙皇统治,彻底解放农奴。但由于着一股力量的孱弱以及沙皇统治的残酷,全国未能形成自下而上的农奴解放运动。韩东在《试析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一文中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改革加速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还改变了国家的道德环境,推动了社会思潮和民主文化发展。另一方面,改革有它的不彻底性。改革保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革之后土地缺乏现象加剧,农民的耕地大量减少,从而导致了20世纪初俄国农业经济危机的发生。

——姜红珍、沈为慧、何成刚《史料阅读与微课设计——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方面概括指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021-01-19更新 | 316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B.英国《权利法案》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
2023-08-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政治发展史检测卷(A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世纪80年代初,国营工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但由于经营不善,国营工厂连年亏损,政府转而扶植私人企业,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将一大批国营工厂陆续出售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民间大资本家,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

材料二 日本维新政府原本试图通过官营企业的形式进行工业化,但在官营企业亏损后即将其下放给了带有许多封建要素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在政府的主导下向近代工业资本转化。

——改编自严立贤《日本资本主义形态研究》

材料三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摘自《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说明日本殖产兴业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政策对日本民主政治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一上·贵州黔东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早在1848年,俾斯麦就说:“德国问题不可能在议会中解决,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和在战场上解决,迄今为止,我们滔滔不绝谈论的和试图解决的一切,并不比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年的幻想更有价值。”在此思想指导下
A.德意志帝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普鲁士以王朝战争形式统一了德国
C.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D.普鲁士迈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人教版 美国希尔版
教育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但是日本教育仍然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日本军队称为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它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封建色彩比较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教育受西方影响,然而强调对家庭和社会忠贞的品德没有改变,尤其是强调对天皇的忠诚。明治维新后,一些煤矿工人在54度的高温下工作,一旦逃跑就会被射杀。日本现代化并没完全与传统价值分离,1889年宪法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限制男性投票权,1898年的民法典,降低个人权利,并把女性置于家庭角色中。

上表是两种历史教科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描述,请任意提取1个不同之处,并试从教科书编撰者角度对其不同进行解释。(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合理,史论结合。)
7 . “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材料反映了德国工业化的主要障碍是
A.交通工具不良B.封建农奴制度落后
C.邦国分立割据D.封建行会势力强大
2020-04-14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政府刚成立时,参与维新的功臣——多是些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充满对欧美社会的美好憧憬,决心把西方的一切——从物质到精神到规范制度统统搬进日本……正如伊藤博文在启程之初草拟《奉命使节要点》中所写:要把“超越我东洋”的“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等“开明之风,一概移入我国,使我国民迅速进步,达到同等化域”。
——钱乘旦《寻找现代化的楷模: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材料二   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政府改革的目标。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和日本学习西方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