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明治维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9 题号:130500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世纪80年代初,国营工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但由于经营不善,国营工厂连年亏损,政府转而扶植私人企业,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将一大批国营工厂陆续出售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民间大资本家,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

材料二 日本维新政府原本试图通过官营企业的形式进行工业化,但在官营企业亏损后即将其下放给了带有许多封建要素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在政府的主导下向近代工业资本转化。

——改编自严立贤《日本资本主义形态研究》

材料三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摘自《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说明日本殖产兴业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政策对日本民主政治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在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作为一种思想纲领,都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成为后起的东方民族在近现代化的进程中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关系的基本主张。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以之为指导的中日改革在当时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的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康有为政论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017-04-17更新 | 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________,他于1837年在大阪领导了武装起义。图二中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事件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怎样理解它们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2018-02-26更新 | 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三: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

2017-07-04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