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这一修正案
A.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
B.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
C.消弱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
2 . 有学者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该学者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
A.发展战略观的选择
B.所处社会形态的差异
C.国际大环境的优劣
D.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
2018-12-26更新 | 103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教学单元训练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3 . 近代美国和德国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力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按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二 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地方分权,并且在其分权的幌子下又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中的大多数人手中。但宪法第五条规定,若两院议员2/3多数认为必要,或2/3以上的州议会提出请求,可提出对联邦宪法的修正案,经适当方式批准后即可生效,又赋予宪法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增加了联邦宪法的生命力。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 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美国议会民主制开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新模式。据材料二,归纳美国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3)据材料三,概述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近代美、德代议制的不同特征有何认识?
2018-10-03更新 | 81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

4 . 明治维新时期,明治政府非常重视教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德川幕府末期和明治初期……特殊的时代孕育了一批高瞻远瞩的启蒙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称为“实学”,而把封建思想斥为不切实际的“虚学”,认为“东洋之不及西洋,非才劣,非智钝,惟在于对济生之道用意甚少,于高尚之空谈中度日”。

材料二 日本天皇于1879年颁布了《教学大旨》,极力主张在学习吸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科学技术的同时坚持灌输儒家道德教育;突出强调日本文化教育的宗旨在于根据祖宗的训典,形成忠孝仁义的思想品德,还要求在学校悬挂古今“忠臣义士孝节妇”的画像。《教育救语》则要求臣民“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其目的是把日本的文化教育公开引上军国主义的轨道……日本在发展近代文化教育的同时,又在青少年和民众中强制灌输“忠君爱国”“尽忠报国”等思想,鼓吹和提倡“武士道”。

——摘编自《浅谈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若干政策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回答,日本人认为日本落后的主要原因何在?他们是如何认识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的优劣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日本近代教育所具有的两重性特征。这两重性特征对日本有何影响?
2018-09-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模块综合检测卷一

5 .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对近代日本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请回答:
(1)结合日本历史,说明福泽谕吉提出“汲取欧洲文明”主张的原因。明治维新中有哪些“汲取欧洲文明”的做法?试举两例。
(2)材料认为“汲取欧洲文明”的理想途径是什么?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奇特的现象”的理解。
7 . 1878年俾斯麦颁布“非常法”,查禁一切主张社会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组织,并先后颁布4项社会保险法(疾病、意外工伤、老年及残疾保险法),由政府和雇主承担主要资金,以改善工人处境,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这一措施客观上
A.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
B.维持了专制保守的政治统治局面
C.消除了社会民主运动的潜在威胁
D.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
2018-09-03更新 | 34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达标检测卷(B)
8 . “与西方国家相比,俄国是最后一个踏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大陆国家,与其他东方国家相比,它又是最先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而且……是自发地、主动地挤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列。”此结论所依据的史实是
A.克里米亚战争
B.农奴制改革
C.十月革命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通过改革,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出现雏形。……由于阿里对埃及现代教育的突出贡献,其被后人称之为埃及“现代教育之父”。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10 .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曾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日本武士经济地位下降
B.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
C.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D.幕府的统治基础坚如磐石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