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58年,日本与美国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该条约规定日美互派外交代表,要求日本开放神奈川、兵库等港口,日本关税由日美双方协定,允许日本从美国购买商船、枪炮等工业制品以及雇佣技术专家。该条约的签订(       
A.反映了日本积极发展对外交往B.推动了日本社会变革的进程
C.刺激了欧美列强对日本的瓜分D.适应了美国资本输出的需求
2024-04-1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4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不是要换一个“好'沙皇,而是要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建立一个能使国家进步、人民自由的新俄国。这个新俄国,是一个比封建农奴制俄国进步的资本主义的新俄国。”该学者在此强调,十二月党人起义(     
A.政治纲领忽视了俄国的国情B.在俄国广泛传播了启蒙思想
C.是一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D.旨在推动俄国社会的近代化
3 .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推行的三大政策是
①殖产兴业②废除等级制度③文明开化④富国强军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4 . “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
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
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
2021-05-21更新 | 90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农奴制下,耕作的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耕作。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农奴大都目不识丁,生活十分贫困。地主愚昧粗鲁,不求进取,整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说明了
A.农奴制下农民生活很安逸
B.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C.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D.农奴制勉强能够适应俄国的社会状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它彻底消除了亚洲是不可挽救的、无望地落后于欧洲的信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民族外交方面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封建落后政策
B.“西方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
C.19世纪以来亚洲各国的社会发展总体上落后于欧洲
D.该民族崛起反映了亚洲国家不再受欧洲的奴役和压迫
2019-08-24更新 | 248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平等
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内容有7章76条,规定天皇作为国家元首统揽统治大权,拥有任命文武官员、统帅陆海军、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实施等权力,国务大臣主要对天皇负责,帝国议会对政府的制约极小。这部宪法的制定
A.主要学习当时美国的政治体制
B.一定程度上学习了当时的德国
C.完成了日本政治的民主化改革
D.在日本建立完善的代议制政体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中国的国情与日本、俄国进行改革前的国情比较相似,日俄两国通过政治改革极大地动员了国内各方面的力量,从而促使两国的经济、社会乃至军事力量等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它们的成功为中国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中国应该仿照日俄两国的政治改革尤其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所走过的道路、所采取的措施。

——马勇等《近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走过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面对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和民族危亡而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材料三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上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四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中国的国情与日本进行改革前的国情比较相似,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改革的相似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在文化上进行了哪些“现代化变革尝试”。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