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表反映了1835—1870年德意志地区(不含奥地利)与普鲁士建成铁路线的长度。由此可推知(     
年份德国(不含奥地利)
铁路线长度(千米)
普鲁士铁路线
长度(千米)
183560
185058223869
18701856011520
A.德意志地区形成了统一的市场B.德意志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潮流
C.普鲁士交通领域出现垄断组织D.德意志地区的政治统一渐趋成熟
2 . 【欧洲文明的扩张】

材料一     欧洲文明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前进的阶段注定了它要向外扩张。欧洲文明的扩张就是这个文明本身的性质,他不可能不向外传播了,就是说先进的区域不可能不向落后的区域传播他的文明了,这种文明的传播同航海运动以后下来的殖民开拓又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两个国家在接受西方的影响时,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俄罗斯。这两个国家不是西方人拿枪动仗进来的,通商是有的,传教也是有的,但是没有采用像印度、非洲等地的做法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俄罗斯毕竟是一个东方色彩十分浓厚的国家,受鞑靼统治了250年,血液中有鞑靼的人的成分,而且还受到了土耳其的影响。这样,俄罗斯由一个东方半野蛮的民族,经过两三个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逐渐的发展成为一个西方工业化国家,当然它比真正工业化的国家还要差得多。直到现在,我感觉俄罗斯仍是个奇特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性。就好比一座房子,有一扇大门朝向西,另外三面墙分别有三扇窗,朝向亚细亚的窗户吹进来的是比较落后的亚细亚文化,一扇吹进来的是希腊的古文化风,一扇吹进来的是奥斯曼的风,从朝向西方的大门吹来的风交织在三股风之间,就构成了今天的俄罗斯文明。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和印度接受欧洲文明辐射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并分别说明这种不同给两国带来的不同影响。
(2)结合拜占庭帝国兴衰和俄国历史发展历程,说明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朝向西方的大门吹来的风”的。
2023-05-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是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发展示意图。该图可说明19世纪德意志(       
A.工业革命的拓展B.国际贸易的发展
C.实现统一的必然D.诸邦发展不平衡
2023-05-1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美国内战是资产阶级政府领导的,但我们却说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原因是它们都(     
A.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废除了奴隶主的特权
C.废除了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旧生产关系
D.由资产阶级领导
2023-05-18更新 | 41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美国众议院于1816年通过关税法案,对进口的工业产品征收30%的关税,美国由此确立了关税保护制度。下表为该法案在众议院表决通过的情况,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赞成反对缺席
新英格兰(东北部各州)161016
大西洋中部各州441013
南部各州14317
西部各州1435
总计885441
A.奴隶制度遭到普遍反对B.统一国内市场已经形成
C.工业革命取得突破进展D.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023-05-14更新 | 33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届高三6月适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南北战争后,来自东部的铁路公司和土地投资公司依仗政府的赠予和雄厚资本,获得大量无偿和廉价土地,然后转手高价零售,由此赚取的巨额资金又转化为铁路投资,或向西部矿业和东部制造业转移。据此可知(     
A.南北战争促成美国产业升级B.南北战争推动了政府职能扩大
C.垄断资本影响国家经济政策D.土地政策调整促进工业化发展
2023-05-14更新 | 625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2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将美国平均关税从20%提高到40%以上,被时人称为“可憎关税”法案。下图是众议院各州代表对该法案表决结果示意图,这反映了(     

A.南北方的力量对比悬殊B.联邦内部存在分裂隐患
C.政策调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D.自由主义思想仍占明显优势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4—1887年俄国部分省区土地价格的变动情况(单位:卢布)

省名1854—1859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1861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自由市场上每俄亩土地价格
1863—1873年1882年1887年
沃罗涅日25.9333.1169.2641.0753.8782.41
库尔斯克30.1440.9175.5540.4281.78112.22

材料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从宰杀大半牲畜的消极抗拒,直到出现70万农民卷入的“斯大林的农民战争”。

——摘编自卞悟《公社之谜——农村集体化再认识》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说明这些现象对农民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3-04-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沙皇俄国政府围绕农奴制改革产生了三大派别。自由派和保守派主张自上而下改革,激进派主张自下而上改革;保守派主张无地解放,而自由派主张有地解放。沙皇最终接受自由派的主张,同时保留贵族地主土地,这样,保守派的利益受到重视,激进派废除农奴制的主张也得到满足,改革得以顺利开展。材料主要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D.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糖业由盛转衰,清政府着意扶植糖业发展,同洋糖进行抗争。1898年,户部建议江西等“种蔗之地,广植丰收,购机制造,则岁增之利无算”。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人赴日本考察新法制糖,预备回国后正式成立公司,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罢。1929年,中国企业家发起国糖保护运动,国民政府给予这些企业家经营特权,并修改关税,保护原料糖进口。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国力不济等原因,中国糖业发展始终成效甚微。

——摘编自赵国壮:《东亚糖业史研究》

材料二江户幕府初期,日本多次派使节到中国学习制糖技术。明治初年,又从福建引入优良甘蔗品种。1895年,日本侵占中国的糖品生产基地台湾,以之为基础,加快制糖业发展。1906年,政府设立负责糖业调查、补助等事宜的糖业改良事务局。日本糖品产量增长了3倍以上。与此同时,日糖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

——摘编自(日)社团法人糖业协会:《近代日本糖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日两国糖业发展途径的相同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日两国糖业发展的不同结局及其启示。
2022-10-27更新 | 3051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4高三10月半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