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大力推进、吸取西方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在衣食住行方面学习西方。这些做法改造了日本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促进了日本的文明开化,配合了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改革。
材料二:1898年春,维新派人士集中于湖南,由“南学会”、时务学堂和《湘报》的核心人物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16人为董事,在长沙发起“湖南试办不缠足会”,《简明章程》规定“凡入会人所生女子不得缠足”,“所生男子不得娶缠足之女”。参加和捐助者十分踊跃,不缠足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日两国变法在社会习俗方面“除旧布新”的主要举措,指出其共同的积极影响。
(2)中国的维新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关联吗?为什么?
2016-12-1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三大练习(一)文综历史试卷
2 . 材料一 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
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
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
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第八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闭会时,得发布代替法律之敕令,此项敕令须于下次会期在帝国议会提出,若议会不承认时,政府须公布将来失其效力……
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官及就其他公务。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所述,在国家权力的掌握上比幕府统治时期有何变化?
(2)将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日本在政体上有什么变化?表现在哪里?
(3)在任用官员上,材料二的规定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分别指出它们依据的原则。
2016-12-12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测试:专题四《第三课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
3 . 中历:中华文明的时间序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历,又称“阴历”、“农历”,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象征。过去的东亚汉文化圈以农耕文明为主,传统的中历既表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又反映太阳的四时变化,是非常适合东亚社会的,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一用就是两三千年。
中历过去在东亚的通用,还具有国际秩序的象征意义。“正朔,所以统天下之治也。”(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四十《同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也曾以颁赐历法来宣示对天下的控制。在朝贡-册封体制之下,通用或部分通用中国历法,每年由中原朝廷颁赐历书供各国和各地区使用,或授权有些国家或地区据此编出各自的代用历书,此即所谓的“颁正朔”或“奉正朔”,是东亚传统国际秩序的象征。
朱元璋登基伊始,也遣使于周边各国,要求朝贡,给予册封,并颁赐《大统历》,以重整东亚世界的时空秩序。《明实录》中,差不多每年都记载了颁赐《大统历》于各国之事。
朝鲜半岛上自古即用中国历法。新罗自674年起采用唐新历,宪德王时采用唐《宣明历》,一直用到高丽忠宣王时。朝鲜王朝历奉明、清正朔,先后用明《大统历》、清《时宪历》。
日本从7世纪至17世纪末的千余年间,先后采用了中国的《元嘉历》《仪凤历》《大衍历》《五纪历》《宣明历》。尤其是《宣明历》,一用就是八百余年。
越南历史上虽然常用自己所造的历法,如陈朝的《协纪历》、胡朝的《顺天历》、黎朝的《万全历》、阮朝的《协纪历》等,其实它们都源自中国历法,只不过换了个名称而已。有时连自己可以编撰的历本,也要每年等待中国的颁赐。这样就省了自己编撰、印制的麻烦,同时也表示一种外交上的臣服姿态。
使用统一的中历历法,曾经是东亚汉文化圈的传统标志之一。在漫长的岁月里,东亚人民依中历来生活、生产,大至国家大事,小至个人生日,无不以中历来记载。可以说,中历作为一种时间坐标系统,其影响已渗透到东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进入近代以后,东亚各国纷纷“脱亚入欧”(实是“脱中入西”),其标志之一,便是弃中历而改用西历。西历就是西洋历法,又称“阳历”、“公历”。西历是太阳历,只反映太阳变化,不反映月亮变化。从1873年日本率先改用西历,1896年朝鲜半岛开始使用西历,到1912年中国本土最终改用西历,短短四十年间,东亚各国完成了从中历到西历的转变,但在民间和民俗的层面上,中历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选自《新民晚报》2010.4.11B7版《中国岁时文化在东亚》
(1)根据材料,古代东亚各国为何大都采用中历?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说明近代日本和朝鲜改用西历的原因。
(3)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岁时文化在东亚的变化?
4 .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民族主义有时表现为一种情感或者思想,有时表现为一种运动,体现了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希望民族独立和强大。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和日本游客各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经济原因。
材料二   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维里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前后民族主义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三 欧洲民族国家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500年到法国大革命,为欧洲民族国家的孕育和成长阶段,欧洲各主要国家都在从中世纪的等级君主制向绝对主义的王朝国家转变;第二个阶段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到二战结束,为欧洲民族国家的扩张阶段,民族国家的概念和民族主义的浪潮由法国大革命起始传播到了整个欧洲,激发了其他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浪潮,并由此导致了欧洲剧烈的动荡与冲突;第三个阶段是二战后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显示出欧洲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在共同发展中开始了某种新融合。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对欧洲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安徽安庆枞阳县宏实中学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卷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早在(克里米亚)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厦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采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数十年间,西欧因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旧制度。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又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在1917年投入俄罗斯工业的5亿英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由外国投资构成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就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与结果两方面,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2)克里米亚战争前后,西欧国家与俄国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材
料二中“西欧因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旧制度”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6 . 1851——1899年间中国的译著中,科技类是重点,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l902--1904年间中国的译著中,社会研究和人文科学成为重点,日本成为思想的主要来源地。促成这一变化的深层原因是
A.洋务自强运动的破产B.日本现代化的成功
C.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D.中国现代化的深化
7 . 近些年来,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请认真观察下面的6个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预告图片,完成相关任务。

A 《刺杀希特勒》 B 《明治维新》 C 《偷袭珍珠港》

D 《再见,列宁》 E 《拿破仑》 F 《达.芬奇的一生》
(1)上面6个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属于文艺史研究范畴的话题是_ F 《达.芬奇的一生》

(2)话题B、C、D、E、F按史学时间先后排列,应为__ F-E-B-C-D
____________,其中主要属于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期范畴的话题是 BE________。
(3)历史文化素养是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某文艺团体为考查青年演员的综合素质,拟向全国征集考查选手历史文化素养的试题。现请你从上面影视剧中挑选1个话题(除例题外),依据所学知识设计1个相关问题,给出参考答案,并从历史角度作出设计说明,向该网站投稿。
要求 a问题设计简洁明了,知识性强 b围绕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影响及评价
例:话 题:《再见,列宁》
问 题:东欧剧变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案:各国原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欧洲政治版图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如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设计理由:《再见,列宁》反映了东欧剧变在民众中的影响,围绕这一主题作出如上设计。
① 话题———
② 问题———
③ 答案———
④ 设计理由—
2016-11-18更新 | 717次组卷 | 1卷引用:皖东南三校2010届毕业班第四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8 . 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姐妹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是两个重要文献。
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
《日本国志》1887年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各送一部,但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其书若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万两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
(1)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
(2)指出这两个文献包含的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它们在资产阶级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3)简述日本“慕效西法”的经济政策。分析《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原因。
(4)自20世纪以来,中国在“慕效西法”上经历了什么变化?
2016-11-18更新 | 5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广东省揭阳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文综历史卷
9 . 《全球通史》认为:“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带来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德国
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B.通过普法战争取得赔款
C.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D.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10 . 从一项统计数字来看,(德国)全国食糖消费量从1876年的平均每人6公斤增加到1913年的21.4公斤,棉花消费量从1871年的平均每人不到3公斤增加到1913年的7.6公斤,储蓄存款从1870年的约15亿马克增加到1914年的约200亿马克。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的统一
B.普法战争获得矿产资源
C.德国加强对外侵略
D.德国扩张掠夺资源
2016-11-18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