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后期,日本“眼观八方”,“脚踏实地”,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日本文明史看,外来文明的引进移植都是国家主持的,中央政府具有权威地位。..他们很早就吸收了西方的征兵制,但普选制却不予移植。鉴于德国宪法赋予皇帝的权力比任何君主国都大,也最具保守主义色彩,伊藤博文遂以考察德国宪政为此行(到欧洲)重点。他(考察后)认定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秘密制宪主义比较符合日本国情,决定以德国宪法为蓝本,聘请德国专家为顾问起草宪法。明治政府将宪法草案经由三次“宪法会议”讨论,最后于1889年呈交已亲政22年的明治天皇“钦定”。由于这部宪法始终没有经过国会讨论而是以敕语形式公布,所以史称“钦定宪法”。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文明开化”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面对外来压力,由明治精英倡导、明治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举措及革新运动。这场“文明开化”运动,可谓保持了幕末改革派的“和魂洋才”的“初心”,建构起了双层文明结构。明治政府积极引进西方工业技术,武装日本近代国家“机器”,但在国家意识形态表征到处理民族、国家关系上,一味宣扬自身的国家利益,行侵略扩张之实。

——摘编自李妹蓓 《“ 文明开化”政策与明治日术国家“文明体”建构特点》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 ,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吸收外来政治文明的突出特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双层文明结构”的理解,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文明开化”的局限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0-07-09更新 | 4977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8 年,日本进行了由天皇亲自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运动。政府将教育发展看作是“文明开化”的中心任务,在财政上对教育的投资毫不吝啬。据调查,公民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分别为:1885 年 1.8% , 1890 年 2.1% , 1910 年 2.3% 。在国家和地方行政费用中的比率始终占到 10% 左右。在地方财政支出中,从 1880 年至 1910 年平均占比 23% 左右。教育没有门第、财富之别,对每个人都打开了大门,只要你通过刻苦努力,就能够获得知识和学历,并提高社会地位。同时,国内的资本家、工商业者也都意识到,只有提高工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日本对初等教育的重视,不仅提高了国人的基本素质,更为以后尤其是二战后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对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贺小飞《浅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简析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4 . 材料 村社是俄国长期存在的一种农村基层管理机构,在农奴制改革前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1861年改革后,村社发生了新变化,农村成年男子大批外出打工,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妇女参加村社大会愈益具有普遍性;家长代表制原则日益受到削弱,进一步扩大了村社内部民主的基础。村社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甚至在一些村社还提出开放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申请。村社制度,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古老传统,正是1917年政治文化的基础

——摘编自(俄)普·恩·兹里亚诺夫《十月革命与农村村社》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村社发展的新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村社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材料一     明治宪法还规定主权在君, 赋予了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力,天皇独揽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等大权,而将国民置于“臣民”的地位。另一方面,明治宪法又是非西方国家中第一部具有近代体裁的宪法, 不仅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还规定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等,不可否认其在形式及内容上具有某种近代性质。这样,日本就形成了特有的明治宪法体制。

材料二   明治维新之初, 维新领导人克服了诸多国内矛盾和危机,制定了天皇立宪主义的明治宪法,建立了近代国家政治体制,最终完成了明治维新的改革。但是,他们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就在他们制定的明治宪法体制下,政党和军队靠着体制的力量成长了起来,而在军部建立法西斯政权后,发动了以世界为敌的侵略战争,将日本送上了不归路。

——上述材料均摘编 自崔世广《明治维新与近代日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宪法的内容及其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治宪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材料明治政府大力倡导欧美式教育方针,要求华族、士族、平民及妇女等“一般人民”的子弟“必须从事于学也”,强制贯彻的“国民皆学”方针的政策。对于幕府时代的各种教育设施,明治政府加以重新编组和改造,以资利用。幕府创立的昌平黉、开成所、医学所等高级教育机构,几经改组、调整,在1877年4月合并为拥有法学、理学、文学、医学等4学部的东京大学;诸藩设置的280余所藩校被改设为中学;万余所寺子屋被改造成小学.在以上各类学校中,四民子女无差别地成为同校、同班的同学,接受教材划一的新式教育.武士长期垄断、身份等级差别鲜明的旧文化教育体制,成为历史的陈迹。

——摘编自宋有成《新编日本近代史》


(I)根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在推行教育改革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京滨铁路是日本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世纪60年代末,修建铁路已经成为日本朝野的共识。1869年,明治政府经过反复权衡,采纳英国工程师布兰顿的意见,决定优先修建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这主要是考虑到京滨两地之间地势平坦,距离长短适宜,商贾甚多,交通繁忙,铺设铁路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京滨铁路于1872年全线竣工。明治天皇和政府主要官员参加了铁路开通仪式。铁路建成后,在京滨地区从事商业活动和公务活动的人,绝大部分乘坐火车。报刊杂志竞相报道火车的神奇,不再视火车为“奇技淫巧”。“洋货”“洋风”“洋俗”也以铁路为媒介迅速流行开来。东京也吹拂洋化之风,铁路和时髦的银座街区同被视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日本铁路事业的发展由此呈不可逆转之势。

——摘编自祝曙光《铁路与日本近代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滨铁路得以建成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建京滨铁路对日本的影响。
2020-07-12更新 | 2591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2019-06-08更新 | 5200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治维新深刻地改变了日本传统的封建国家形态,是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起点。它是国内不同集团权力与利益重组和博弈的必然产物,外部渗透和干预进一步弱化了幕府统治的基础。明治维新从国家治理主体与中央政府财政体系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国家治理的权力工具选择等多个方面推进了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的现代化,也给东亚各国带来了战争和灾难。这种国家治理机制为其扩展区域霸权创造了制度与国家竞争力的条件,使日本成为近现代东亚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关键性力量。在产生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至今仍然阻碍着日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治理机制正常化国家。

——摘编自保建云《论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概括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治维新给我们提供的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教训。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50年左右,普鲁士的绝对君主依据启蒙的理性原则,废除了地方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中央集权制的现代行政制度体系,奠定了普鲁士“警察国家”的政权基础:在拿破仑战争导致国家危亡的紧急状态下,由普鲁士自由派官僚推动了一场政治改革,时君主绝对主义体制下的行政制度进行重组,以“行政自由”代替“党政自由”,形成了普鲁士现代行政的独特观念,并时后世的制度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1850年左右,在欧洲范围内党政民主运动的推动下,在“普鲁士式”君主立宪制的框架内,确立了对君主而非对议会负责的政府权力运作模式。

——摘编自徐健《通向行政现代化的普鲁士模式》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