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摘编自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材料三:“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奇特的现象”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史学界将戊戌变法视作“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主要依据。
(4)从以上三国走向近代化的改革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启示?
2023-07-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 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一戊成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而超越了别国?
(2)材料二中康有为没有认识到中日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
2023-07-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改革必然会触动I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明治维新和戊成变法都遇到了这个难题。下列关于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处理这个难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消除阻力
B.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消除阻力
C.两国都是利用皇帝的绝对权威,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化解阻力的
D.两国都通过思想宣传,积极发动社会民众参与,以减轻改革的阻力
2023-07-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不想变成 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一-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1492年, 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贵、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柒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和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当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和向银行贷款,将大量资金用于铁路建设;此外还将普鲁士银行改为帝国银行,并开设了一些新的银行专门为铁路建设服务。这些举措(     
A.表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B.旨在发展对外贸易经济
C.体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D.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局面
2023-07-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始于19世纪50年代后期。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3个对美国农业和农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意义的法案,即《农业组织部法》、《宅地法》和《莫里尔法案》。1884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关于阻止在牲畜中蔓延传染病的法令;1887年,国会通过《哈奇法》,开创了合作的试验站制度,即由农业部、各州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分工协作,共同承担农业科学研究任务。虽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农业和鼓励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措施,并设立了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所以美国农业发展的进程并未遭到很大的挫折,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1940年,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此基础上,美国用了50余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摘编自孙鸿志《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政策分析及启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这一时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准备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问题,并通过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制度变迁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由于片面地强调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上的“大”和“公”,忽视了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实质内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因此遭到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缓慢增长和波动的态势。这一时期,国家从降低农业税、增强农业贷款力度等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受“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以及国民经济中对工业的重视和倾斜等因素影响,农业发展出现较大波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时期。在经历了准备时期和初步实践时期之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变革了原有生产经营体制,建立了新的组织形式。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经营体制和组织方式的变革,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提高了农业产量,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摘编自王国敏、赵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1949201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进入19世纪以来,随着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中出现了一批豪农豪商,甚至冒出“少数象三井鸿池那样的大富豪,(他们)称霸全国商业界并贷巨款给幕府和各藩”,“大阪商人一怒,天下诸侯惊惧”。材料所述现象(     
A.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使社会关系日益趋向紧张
C.拉开了社会制度变革序幕D.对明治维新具有一定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学者指出,美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某一法律文件就像一把火一样,把南方的救命稻草给烧没了,但对北方来说,不仅去掉了外敌,更得到了内应的帮助。下列符合这一评价的法律文件是(     
A.《独立宣言》B.《1787年宪法》C.《宅地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9 . 德意志帝国兰克学派的代表马克斯·伦茨说:“俾斯麦运用战争与外交政治才能为普鲁士而奋斗,为德国人赢得民族国家。”该学者强调的是俾斯麦(     
A.推动了德国完成统一B.具有机智善变的个性
C.引领德国走上专制之路D.发扬普鲁士军国主义
2023-05-06更新 | 48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68—1885年,明治政府除了直接投资近2亿日元创办交通、采矿等基础产业之外,还设立基金资助民间兴办新式企业,资助金额总计达10793万多日元;政府还将相当数量的官办企业廉价转让给民间,从而促进了民营资本的发展。这体现了日本(     
A.大力推行“殖产兴业”B.以基础产业为主导
C.积极倡导“文明开化”D.基本实现富国强兵
2023-04-18更新 | 377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