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3年,美国史学家特纳提出了著名的“边疆假说”,他认为美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大西部的拓殖史,边疆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是推动美国社会历史进步的核心动力。在此背景下,又有学者将西部视为“处女地”,提出了“处女地假说”。这些假说(     
A.客观反映了美国的发展历程B.是为“门户开放”政策作辩护
C.美化了美国历史上的扩张活动D.意在构建美国东西部的历史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南北战争后到19世纪末,历届美国政府基本上实行了高关税政策。棉纺织品的进口税率由35%提高到60%,棉线进口税率从30%提高到60%,亚麻税率从30%增为60%,另外对钢铁、玻璃和马口铁都课以重税。这反映了美国
A.南北战争的需要B.工业竞争优势不足
C.垄断组织的形成D.种植园经济的盛行
3 . 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超过法国,在煤钢领域,克虏伯公司、蒂森公司以其规模庞大而声名显赫;化工领域,德国的合成燃料产量占了世界的一半左右;交通运输业,德国的铁路长度在中西欧都首屈一指。这一时期德国的进步主要得益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完成
B.政治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C.对海外殖民地的倾销和掠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 . 下图是近代德国就业率统计图(单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德国

A.女性摆脱了男性附庸的角色
B.民主政体确立推动男女平等
C.工业文明推动社会角色转变
D.社会对妇女的歧视仍然存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洋务运动虽以“求强求富”为口号,但始终侧于以“求强”为核心的军事工业进行近代化建设和经营;而日本明治维新在“殖产兴业”口号指导下,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大力兴办民用工业,这一观点认为两国早期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原因是
A.是否统筹好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
B.是否处理好国企和民企关系
C.是否统筹好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D.是否对社会进行了广泛动员
6 . 有学者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该学者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
A.发展战略观的选择
B.所处社会形态的差异
C.国际大环境的优劣
D.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
2018-12-26更新 | 102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文综历史试题
7 .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C.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2019-05-18更新 | 262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彼得一世改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B.建立强大的海军
C.增强了俄国的国力
D.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9 . 某班同学对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讨论时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得到了许多地主的理解和支持
B.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可能多地维护了地主的利益
C.1861年改革在客观上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D.1861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
10 . 观察下图,俄国1861年改革后,图中所示部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沙皇政府土地国有制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