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洋务运动虽以“求强求富”为口号,但始终侧于以“求强”为核心的军事工业进行近代化建设和经营;而日本明治维新在“殖产兴业”口号指导下,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大力兴办民用工业,这一观点认为两国早期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原因是
A.是否统筹好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
B.是否处理好国企和民企关系
C.是否统筹好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D.是否对社会进行了广泛动员
2 . “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并行发展并非偶然。经济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治革命,因为它产生了有新的利益、有着使其利益合理化的新的思想意识的新的群体”。符合上述观点的选项是
A.王安石变法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
B.太平天国法国大革命农奴制改革
C.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
D.商鞅变法明治维新1832年议会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91年正在访问的日本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伊被警卫津田三藏刺伤,当时的内阁政府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要求判被告死刑,但是担任大审院长的儿岛惟谦指示法官,要求按照法律规定,以普通人的谋杀未遂罪论处。最终,被告被判无期徒刑。这一案件的处理结果说明了日本
A.司法取得了独立的地位B.行政权与司法权对立
C.极端民族主义抬头D.确立了责任内阁体制
4 . 明治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认为:“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该主张主要强调的是
A.政府引导民间投资B.对外扩张获取原料
C.注重发展近代工业D.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不包括(     )
A.木户孝允B.西乡隆盛
C.大久保利通D.伊藤博文
6 .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有
①劳动人民日益贫困,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
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经济地位不断增强,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力
③中下级武士因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增强
④部分藩主主张反对幕府统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