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普鲁士的传统中,应征者必须在大学里学习过三年法学,在法院里实习四年,通过两次严格的考试,才有资格担任高级文官,这就形成了德国高级文官明显的“法官型”结构。长期的学历教育和训练使得年轻人进入德国高级文官阶层时已近30岁,比他们在英国同行大5-6岁,在精力、视野和竞争意识方面略显不足。在19世纪的大学里,法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容克贵族、政府高级官员以及有产阶级的子弟,他们把学习法学作为将来从事文官职业的准备。1898年7月31日,一个由内政部副大臣领导的专门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指出大学应开设专门行政法、经济学和财政政策讲座,并使大学生有机会在假期里参加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题研究班,并且建议将应征者在法院里的实习期减少到一年,将在省级行政部门工作的年限增加到3年。1906年,普鲁士正式通过了以该委员会1898年报告为基础的改革法令.

——摘编自王扬《19世纪未20世纪初德国高级文官状况试析》

材料二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于6月23日颁布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取士的诏书,宣布以后乡试、会试等一律改试策论。随后又多次颁布诏书,调整了乡试、会试三场考试的内容,将史论与政论列为第一场,时务与实学列为第二场,“四书五经”列为第三场。

——摘编自关晓红《清季科举改章与停废科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鲁士高级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鲁士高级文官制度改革与光绪皇帝科举制改革的共同之处。并分析产生的共同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爆发了500多次农民骚动。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亚历山大作这决定时也受到许多贵族的鼓励,这些贵族赞成解放农奴是为了利用日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欧洲对谷物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俄国史学家尽管一致承认列宁有关革命形势的概念是正确的,但围绕如何解释这种概念仍有分歧。德国史学家全面否定这种概念,认为涅奇金娜提出的农村大量骚动对政府有关农民问题的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施拉姆认为,改革前几十年的种种情况并非证明“沙皇和贵族坐在火药桶上”,更不能够谈什么农民革命,只是一小部分农民愤愤不平,而穿上军装的昔日农奴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忠心耿耿地为自己祖国和自己沙皇”作战。

——摘编自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
(2)材料二中德国与俄国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史学争议问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人地理观、世界观的转变,要求模仿荷兰制度实行社会改革,使得日本能够冷静地按照当时的国际秩序和惯例处理外事问题。吉田松阴等“志士们”具有近代西方强国的视野和使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以近代西方先进武器和体制建立起来的武装力量。再加上当时外部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明治维新的成功被誉为“世界奇迹”。

——摘编自唐纳德·基恩《明治天皇:1852—1912》

材料二   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们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从哪些方面“‘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说明这条道路如何“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2019-03-27更新 | 564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