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材料一: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现代化具有一种扩张的本能,从一开始它的扩张性就表现得非常强烈。事实上,当现代化还在欧洲推进时,它的强制性就使欧洲国家一个个被迫接受了现代化,不得不跟在英国后面实行现代化。现代化在各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但现代化的方向始终是一致的,其过程也基本相像,它必须对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的结构进行调整,以确立(或接受)一个工业文明。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西方学者约翰·尤·内夫曾说:“我们发觉……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简述英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的“关键性的第一步”。

(2)叙述19世纪后半期工业文明能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的重要史实。

(3)两位学者对“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有何共识?谈谈你对此认识的理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开埠40年后的1882年,近代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一一上海轮船招商局,终于打破了外商对航运业的垄断。成立刚10年的轮船招商局已在海外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年利润在160万两白银以上。但是,一个体制性难题渐露端倪。轮船招商局在创办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官督商办”的理念。“官督”是官督商办企业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线。其最大的问题是“所有制”问题,即“产权不明”,究竟是官府所有,还是民间所有?如果管理者按商场规则经营,则企业发展顺利;如果以官场逻辑行事,企业很快衰败。1910年冬天,旅居日本的梁启超冷眼静观时局,写下了(《敬告中国之谈实业者》一文,梁氏尖锐指出,中国是立法自立法,是违反自违反,上下恬然,不以为怪。
——摘编自雷颐《清末“国有”与“民营”的激斗》、央视《公司的力量》
材料二          1871年至1873年,岩仓具视使节团历时22个月,访问了欧美12个国家。随行的伊藤博文描述自己是“始惊、次醉、终狂”。明治政府设立工部省,相继建立诸多国营企业。福泽谕吉疾呼:“政府若为了富国,就认为可以做任何事情,与人民从事相同的寻常事业,甚至与人民竞争工商之成败,其弊极矣。”1884年,明治政府将当时日本最大的造船企业、几乎与招商局同期创办的长崎造船所,仅以1日元的象征价格“出售”给私营企业家岩崎弥太郎,这家企业后来发展为著名的三菱株式会社。1890年,国会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臣民,其所有权不受侵害。”1916年,《论语与算盘》一书出版,成为日本企业界的“圣经”。作者涩泽荣一从东方的儒学传统中为经商找到了高尚的动机,经商不仅同理想人格没有矛盾,而且还是实现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径。
——摘编自央视《公司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日工业化背景的相似之处及具体途径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解放、制度重构的角度概括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工业化一败一成的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鲜卑族拓跋部首领)说:“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
材料二 佩里来航时,赠给幕府的是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实力。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侨报》日前刊出署名文章说,1959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当年林肯总统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换来的成果:国家统一和废除(西藏)农奴制。应该说,仅此两条,毛泽东就可以名垂史册,与林肯一样被人类共同铭记。   ——中新网(2009年3月30日)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中日改革前社会状况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解决上述问题,两次改革分别在经济、文化领域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三次改革的性质,并从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分别说明其影响。
2016-11-18更新 | 7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怀化市201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试卷文综1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1880—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家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
率(%)
人口(千人)
年增长
率(%)
人均收入(元)
年增长
率(%)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中国
143.43
257.98
1.21
377636
500789
0.58
38
51.51
0.62

表二:“1880—1930年日本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家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
率(%)
人口(千人)
年增长
率(%)
人均收入(元)
年增长
率(%)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日本
18.08
149.95
14.32
38437
69240
1.18
47.04
216.56
3.10

读表一、表二,提取中、日两国在1880—1930年间有关经济方面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4-02-19更新 | 9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