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由君上大权和附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其内容涵盖了宪政制度的基本要求。第一条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第三条规定“法律在皇帝批准颁布前应经议院决议。”第五条规定规定“任官权虽议院不得干预,但由大臣辅弼之。”……附录中首先规定了臣民的宪法权利,“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摘编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

材料二正是《钦定宪法大纲》和《明治宪法》制定时中日在政治、经济、外交环境等具体因素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根本不具备日本明治维新时所具有的“天皇万世一系”的政治权威,再加上当时满清政府内部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团结有效的领导核心、中央和地方之间也是离心离德、一塌糊涂的外交窘境。《钦定宪法大纲》虽师法日本《明治宪法》,但结局却迥然有别。

——摘编自宋宇文《相似宪法文本的不同命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师法日本结局却迥然有别的原因。
2 .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是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一转型的成功离不开对传统的改造和科技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现代社会,最近几十年,西方学界已经认识到:这场“工业革命”并不非如一般人想象得那样随着新技术的发明从天而降,而是酝酿了几个世纪的多种条件之凑合。包括商业革命、政治革命、科技革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农业革命”。
材料二、发展资本主义的阻力来自三个方面:农民本身,农民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领导人,以及组织健全的整个传统社会。在前工业时期,农业既是社会的心脏,又是社会的躯体。所有这三者注定要成为资本主义的牺牲品。                                      
——英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1844-1853年间,俄国每年出口粮食约1150万公石,但到了19世纪70年代下半叶出口以达4700万到8900万公石。在19世纪40年代,美国出口的粮食几乎可忽略不计,但到了19世纪70年代下半叶却向国外出售一亿多公石。                           
——英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英国史实, “商业革命、政治革命” 分别各指什么,它们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2)欧洲的“农业革命”是以农民的牺牲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分析欧洲“农民本身,农民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领导人,以及组织健全的整个传统社会”是如何成为资本主义的牺牲品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与美国为什么在19世纪70年代下半叶会出现粮食出口激增现象?
2016-11-18更新 | 10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广东省揭阳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文综历史卷
3 . 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姐妹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是两个重要文献。
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
《日本国志》1887年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但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其书若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万两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
(1)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
(2)指出这两个文献包含的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它们在资产阶级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3)简述日本“慕效西法”的经济政策。分析《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原因。
(4)自20世纪以来,中国在“慕效西法”上经历了什么变化?
2016-11-18更新 | 5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广东省揭阳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文综历史卷
4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两幅图片表明鲜卑族的服饰和礼仪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北方     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日本岩仓使节团出访欧洲的背景是什么?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     何内在联系?
(3)比较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2016-11-18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电白一中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综合测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