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材料   下表是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57-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25年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建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10-1826年拉丁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1861年中国洋务运动兴起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1871年巴黎公社
从上表中提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7-01更新 | 96次组卷 | 5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8 世界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

时间历史事件
1473—1543年哥白尼在世
1564—1642年伽利略在世
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1632—1704年约翰·洛克在世
1642—1727年牛顿在世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694—1778年伏尔泰在世
1724—1804年康德在世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法国议会发表《人权宣言》
1864—1871年德意志统一战争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上表是近代世界大事年表(部分),请从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且类型相同的欧洲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俄罗斯的国力空前壮大,它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总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国土雄踞欧亚大陆。沙皇俄国虽善于开疆拓土,却不擅长在西方扩张其文化影响力,西方仍对俄罗斯保持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讥讽俄罗斯“有着北极熊式的憨厚和野蛮”,即使满怀善意,也可能会让人室息在它的“熊抱”中。拿破仑战争之后,俄国一度成为神圣同盟的领袖、欧洲的主宰,但在19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形象却并不被西方看好。

——摘编自许华《西方语境中的俄罗斯形象之困》

材料二   一战期间,英法反对俄国单独与德国停战、和谈。它们主导的巴黎和会不仅把苏俄排除在外,而且成为策划反苏的大本营。英法积极地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但以失败告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美本是中立国,由于十月革命,美国对苏俄态度急剧恶化,双方走向敌对。美国国务师兰辛说:归根到底,布尔什维主义对于美国安全的威胁比德国更大,因为它既否定民族性又否定财产权,并以革命威胁美国。”

——摘编自李兴《论十月革命与世界体系问题》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从苏联回国后发表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

——摘编自孙力周《苏联曾是经济萧条中的大赢家》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俄罗斯印象”的理解。
2023-05-21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代到近代,世界科学技术中心随着文明中心的转移发生了5次大转移:四大文明古国(特别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16世纪以前)一意大利(1540~1620年)一英国(1660~1750年)一法国(1760~1840年)一德国(1840~1910年)一美国(1920年至今)。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认为,近400年来,导致世界科学中心发生5次大转移的机制有5种:①文化的震荡;②社会的变革;③经济的快速增长;④新学科群的崛起;⑤科学家的集体流动。世界科学发展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理论。

摘编自叶岱夫《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中心的转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科学中心发生的5次大转移中的任意一次,用汤浅光朝理论中的3个以上观点进行合理的解释。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意志是一个变化频繁的国家。翻开德国史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变幻莫测的景象∶边界在变。国旗在变。首都在变,头衔在变,语言在变,就连国名也,变个不停。同一部德国史,对这个国家的形象的描绘,前面篇章与后面篇章迥然相异。它时而如温驯的绵羊任人宰割,时而如咆哮的雄狮显威于世界,真是反复无常,迷离混沌。……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开掘,德意志终于从这"混乱的通道"里走了出来,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中欧强国。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整体或部分),提出看法,并加以说明。
2021-04-25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当代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在其著作《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认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完成政治统一并实现国家创建能够为本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供给、制度保护化及政策扶持方面的支持。根据经济结构变迁逐渐完善发展的国家制度组织可以促使交易费用下降、地区 专业化发展和市场不断拓展,从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年-1890年),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71-1890),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360百科

材料二   在德国的容克资产阶级中,俾斯麦一向是受崇拜的:俾斯麦确保了容克阶级的利益;俾斯麦统一了德国;俾斯麦使德国进入资本主义大国之列,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带来了“发财致富”的黄金时代。但是,希特勒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溃败而带来的国家崩溃和民族生存危机,引起了一部分史学家对俾斯麦形象的怀疑和破灭,出现了一种对先前结论的尖锐挑战:难道不是俾斯麦“粗暴地”打断了十九世纪中叶德意志民族国家沿着“自由主义”和“民主进步”的道路发展吗?难道不是俾斯麦的强权国家政治在后来历史中的“病态膨胀”而给德意志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和危机吗?

——《对俾斯麦问题的争论》


(1)结合材料及所学,试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简评俾斯麦对德国的历史贡献。
(2)对材料中的“俾斯麦的强权国家政治”给后来的“德意志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和危机”的观点,你怎么看?
2019-12-25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50年左右,普鲁士的绝对君主依据启蒙的理性原则,废除了地方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中央集权制的现代行政制度体系,奠定了普鲁士“警察国家”的政权基础:在拿破仑战争导致国家危亡的紧急状态下,由普鲁士自由派官僚推动了一场政治改革,时君主绝对主义体制下的行政制度进行重组,以“行政自由”代替“党政自由”,形成了普鲁士现代行政的独特观念,并时后世的制度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1850年左右,在欧洲范围内党政民主运动的推动下,在“普鲁士式”君主立宪制的框架内,确立了对君主而非对议会负责的政府权力运作模式。

——摘编自徐健《通向行政现代化的普鲁士模式》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