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列宁曾这样评价“十二月党人”: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参加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受到启蒙思想影响
B.希望废除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学习西欧改造俄国
C.仅限于资产阶级阶层,脱离人民,导致起义失败
D.传播民主自由的革命主张,推动俄国政治变革
2020-10-14更新 | 472次组卷 | 9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三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1)根据材料一,归纳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转折点的理由。
2020-07-17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27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A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京滨铁路是日本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世纪60年代末,修建铁路已经成为日本朝野的共识。1869年,明治政府经过反复权衡,采纳英国工程师布兰顿的意见,决定优先修建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这主要是考虑到京滨两地之间地势平坦,距离长短适宜,商贾甚多,交通繁忙,铺设铁路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京滨铁路于1872年全线竣工。明治天皇和政府主要官员参加了铁路开通仪式。铁路建成后,在京滨地区从事商业活动和公务活动的人,绝大部分乘坐火车。报刊杂志竞相报道火车的神奇,不再视火车为“奇技淫巧”。“洋货”“洋风”“洋俗”也以铁路为媒介迅速流行开来。东京也吹拂洋化之风,铁路和时髦的银座街区同被视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日本铁路事业的发展由此呈不可逆转之势。

——摘编自祝曙光《铁路与日本近代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滨铁路得以建成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建京滨铁路对日本的影响。
2020-07-12更新 | 259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2020十年高考真题历史分项-选择性必修2-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0-07-09更新 | 497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南北双方对于奴隶制度的废除持相反的意见,最终林肯总统颁布了《废除黑人奴隶宣言》,但100年之后的1963年,马丁路德·金仍然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希望美国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政治身份与社会认同。美国黑人政治身份认同问题的历史根源是
A.近代殖民主义背景下的种族优越论B.美国1787宪法对有色人种的歧视
C.《圣经》中歧视黑人的思想根源D.黑人在美国建设中发挥着破坏性作用
6 . 下面时间轴呈现了林肯对待奴隶制度态度的变化情况。导致变化的原因是
A.独立战争进程决定B.南北战争进程决定
C.解决经济危机需要D.反法西斯战争决定
2020-06-06更新 | 1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19世纪晚期,德国和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相同的政治因素是
A.制定了殖产兴业的方针B.国家统一且政局稳定
C.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没有封建残余的阻碍
8 . 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出这位贵族的基本主张是
A.维护农奴制度B.废除农奴制度
C.推翻沙皇专制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2020-03-19更新 | 350次组卷 | 32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七单元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练习
9 . 1861年,普鲁士政府提出要扩充军队、增加军费,在讨论军费预算议案时,遭到资产阶级进步党的反对,使预算议案未获通过。同年新即位的国王威廉一世解散了议会,但是新选出的议会于1862年9月再次否决了军费预算。这一斗争反映
A.德意志帝国具有一定的民主形式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争夺国家主导权
C.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民族统一领导权
D.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存在统一与反统一之争
10 . 之所以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由于它(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土地
C.动摇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0-01-18更新 | 205次组卷 | 26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七单元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