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都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国政治体制的是(     
A.B.
C.D.
2022-08-12更新 | 17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卷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岳麓版选修Ⅰ

材料二“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斟酌其宜。务必铲除旧弊,不致有名无实,图示收效显著为要。

——明治天皇


(1)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结果有何相同之处?
(2)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是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1781年战争结束时美国的领土扩展到①处
B.美国从法国购买领土②的同年海地独立
C.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领土③
D.领土④原属英国,后被美国夺取
2020-04-1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有关秦朝和古代雅典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


材料二 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三世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而惟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的尊荣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

——华盛顿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美国总统威尔逊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一再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回答问题:
(1)据材料分析,秦朝与雅典政治体制有何显著区别?各自的影响如何?
(2)材料二表明英国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下乔治三世的政治地位怎样?
(3)材料三中美国“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是什么?它设计的哪些制度能确保“恢复我们的尊荣的地位和成果”?举例说明“我们的宪法……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
(4)材料四中德国“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
(5)从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的变革中你认为制度创新应遵循哪些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882年和1907年德国劳动力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对图中变化解读准确的是
A.劳动力流失导致农业衰退
B.工业化助推经济结构调整
C.国家统一有利于工业发展
D.服务业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6 . “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用执行双雄(普鲁士和奥地利)并立政策这种温和方式来解开,而只能用剑来斩开。”“国家权力的问题,归根结底,要用刺刀来解决。”材料所说的“问题”解决后的德国版图(示意图)是
A.
B.
C.
D.
7 . 观察分析俄国1913~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1913年的粮食产量数据,俄国是以农奴制为主的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
B.1913~1921年的数据,“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苏俄经济濒于崩溃
C.1921年的粮食产量数据,苏俄政权对国家经济政策实施调整的关键点
D.1921~1925年的数据,实行粮食税并允许自由贸易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8 . 19世纪中期的日本、中国、俄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三国改革的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大陆推进了。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量及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体制,然后是皮毛。”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大陆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变的“皮毛”是指什么。而日本先变的是“体制”,指出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4)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为发生在近代欧洲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示意图。这些事件
A.促进了康德思想的传播
B.导致了拿破仑称霸欧洲
C.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D.完成了德意志统一进程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量(千卢布)
1860年
99
11 600
7 954
1879年
287
42 000
51 937

——摘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三,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2016-12-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雅安天全中学高二下第4周周练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