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法国无产阶级的权利经常受到威胁,他们的一切正当愿望遭到断然否认,祖国的山河已经破碎,人们的希望已成泡影,面对这种情况,无产阶级认识到:夺取政权,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胜利完成自己的使命,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这就是无产阶级为什么要用革命来回答一个昏庸腐败的政府的罪恶(发动普法战争、镇压工人运动)的原因。政府满以为可以调军队来镇压人民,但军队却不仅拒绝对人民开枪,而且还向人民伸出友爱之手,与人民站在一起。

——摘编自【法】维克多·布奈尔《巴黎公社公报集》

材料二   巴黎公社的领导者只利用了当时法国国内人民群众对旧政府的不满情绪,而没有考虑当时巴黎的无产阶级一方面要使法国摆脱德国的侵扰,求得国家的解放,同时又要使工人摆脱资本主义制度,求得社会主义的解放。从当时巴黎起义的人员组成来看,参加运动的有希望恢复对德战争的爱国者,还有小资产者以及资产阶级共和派,但是其中只有工人自始至终是忠于公社的。并且工人阶级自己一方面还没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进程中得到足够的锻炼并被充分地组织起来,就仓促上阵。对德战争的失利,被围困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和小资产阶级的破产等因素交织起来,推动了革命的爆发。而公社组织这样大的行动,只是凭借一时的感情冲动,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摘编自李妲《巴黎公社的民主试验及其当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运动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黎公社运动的意义。
2023-09-02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19年,英国曼彻斯特有八万人参与了一场和平示威活动,要求获得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并且废除《谷物法》中对粮食进口关税的提高。这场运动反映了(     
A.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B.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C.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D.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
2024-05-01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是欧洲从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时期。资本主义使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物质财富迅速增加,却给无产者带来灾难。当时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对无产者深表同情,尖锐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追求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于是空想社会主义在16世纪初应运而生。……至十八、十九世纪,经过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劳苦大众的残酷剥削,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和法国出现了形态更完备的空想社会主义。

——摘编自闫志民《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二   欧洲工人运动的大规模兴起应该是在19世纪中期,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就是近代西方工人运动兴起的标志。欧洲工人阶级这些斗争实践,展示了工业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斗争精神。但是,这三次运动都被政府镇压下去,欧洲工人运动迫切需要解决斗争的手段、目标等问题,这迫切需要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的学说,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西欧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阶级基础,理论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的。

——摘编自高海林等《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2024-03-02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3·重庆·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帝国主义时代,东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帝国主义的后方。十月革命后,列宁多次强调,能够把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从困难中拯救出来的是全欧洲的革命。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后,便拟定了在欧洲加速社会主义革命到来的“直接战略进攻”,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潮,但很快陷入低谷。就在此时,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开始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国际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东方。

——摘编自黎世红《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中国北方大革命运动》

材料二   19193月共产国际成立后,就派人到各国访贤,做工作。中国有五四运动的基础,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下,很快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斯大林的理论分析和形势估计的影响下,192711月党中央扩大会议就搞了盲动主义,号召到处暴动。193578月,共产国际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当时通过了一个决议,一般不干涉各国党的内部事务。共产国际搞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中国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合。后来战争打起来,对我们党的干涉就很少了。到了1943年,共产国际就解散了。

——根据《周恩来选集》整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曾有一段时间全面学习苏联建设经验,但毛泽东很快感觉到不能照搬苏联的做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每个方面的阐述,几乎都要谈到苏联和斯大林的错误,都要谈到应当吸取的教训。党的八大之后不久,毛泽东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都表明,中国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从整个国际共运来看,中苏两党围绕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争论,推动了各国共产党开始尝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力求自主地解决本国革命和建设的新问题。

——摘编自李明斌《中苏大论战及其经验教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东方”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影响。
2023-12-02更新 | 1261次组卷 | 12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4年,马克思指出:“(现在)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能,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该观点(     
A.揭示物质力量对人的异化B.否定现代科技的进步性
C.指出工人运动兴起的背景D.总结人类进步发展规律
6 . “走向工业化”离不开商业繁荣的刺激。在欧洲是先有“商业革命”,在其背景下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增加。于是,商业带动了工业的进步,才有所谓的“工业革命”。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A.加速了欧洲的工业化B.源于劳动分工细致
C.推动了生产技术进步D.因市场扩大而产生
2023-07-19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银行和上海欧美商会的赞助下,德国人李希霍芬(1833-1905)于1868-1872年间对中国做了7次考察,他考察了当时中国18个省中的 11 个。应商会要求,李希霍芬重点关注矿藏、交通等。考察过程中,他向普鲁士和北德意志联盟提出一系列外交建议和报告。他对山西尤为关注,对山西进行的地质勘探和调查是千百年来对山西首次进行的详细地质调查,为人们了解山西的地质条件和矿产储量开辟了大门。他的“山西的煤炭储量有18900 亿吨,足供世界人民使用上千年”的推测,使国人第一次对山西的煤炭储量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山西这一煤铁之乡为世人所知。李氏之后,欧美人士之来华调查者踵相接。李希霍芬主张以开采煤田的形式,使外国资本更容易进入中国。

――摘编自张泽念《李希霍芬调查与晚清山西矿业》

材料二 李希霍芬考察中国回国后,出版了五卷本《中国:亲身旅行及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该书主要谈及中亚及中国山脉的构造及其对居民迁徙的影响,其在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各省的地质地理考察成果和中国古生物化石等,初步建立了中国南、北方大致的地层系统。在第一卷中,他首次提出“丝绸之路”一名。该书早年传入我国,成为我国地质科学事业发轫期之重要参考书。1933 年,李希霍芬诞辰百周年纪念,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创始人、奠基人之一的翁文灏先生发文指出,“中国地质学之巩固基础,实由德人李希霍芬氏奠之。”

――摘编自潘云唐《李希霍芬在中国地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希霍芬中国考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希霍芬中国考察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将德国看作当时世界的科学中心之一,可以说是绝无夸张的。根据不完全统计,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项目总数居世界第二。这些科技发明与创新被应用到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工业部门,形成了一种科技化的生产格局。19世纪末,德国飞速实现了工业化,它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占比达15.7%,超过英国,是法国的2倍多。然而,尽管当时德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权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制约,加上德国军国主义盛行等诸多原因,其迅速膨胀的经济实力及军事实力鼓动了皇帝威廉二世的扩张野心。各新兴大国间的力量对比也在其利益的冲突和矛盾的纠葛中不断进行着排列组合,国际格局在国家的兴衰中起伏变幻。

——摘编自郑德洛《近现代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

(1)据材料,概括德国成为当时“世界科学中心之一”的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德国为例,简析第二次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024-02-29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认为,盗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它迫使“不幸的人”逃离家乡,他们在流浪中花光所有积蓄之后成为无产者,无法生活下去,被迫盗窃,因此需要停止圈占土地。由此可见,莫尔(     
A.将批判对象指向资本主义制度B.肯定了无产阶级的作用
C.没有认识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D.忽视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的新发明都会经历特定的一段研发周期,从青涩到成熟。正是有这些适用于不同领域、具有不同功用的新发明先后登场,工业革命才渐渐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的“苗圃”。这些新发明问世初期,都与英国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匹配,待几经改良步入成熟阶段后,适用范围也会大幅扩展,在英国以外的任何地方就都可以大显神威了。正是经历了这样一种改良的过程,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才开始向欧洲大陆、北美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扩散。这样一个由青涩到成熟的演变周期大约耗费了一个半世纪,待工业革命的成就扩散到世界各地之后,自然也就标志着“革命”的过程宣告结束。

——摘编自【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新发明的特点,并概括工业革命源于英国的原因。
2024-03-02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