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如图是1828年的一幅英国漫画,描绘了一位女士在显微镜前观察水滴中游泳的怪物。顶部字母写的是“微观世界,献给伦敦自来水公司”;底部字母写的是“怪兽之汤,泰晤士水务公司”。漫画反映了
A.近代科技产品广泛运用B.化学工业发展造成污染
C.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流行D.市民公共卫生观念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史学家保尔·芒图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书中写到,“事实似乎足够证明,第一批发明家决不是科学家。他们是工艺匠,由于处在实际问题面前,他们就运用他们的天然智慧以及他们的工业习惯上的和工业需要上的高深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其旨在说明(       
A.实现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B.科学理论对生产实践影响深远
C.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D.生产逐渐集中并出现垄断组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学者芒图提出:“除去某些例外,产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的每一事例,都可以归到地主、金融业者、从事大宗买卖的商人这三类之一中去。”假设该结论成立,那么这“三类”人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可以直接提供的是(     
A.政策因素B.资本因素C.市场因素D.劳动力因素
2023-07-14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图1、图2分别是不同年份日本陆海军军工厂职工数、机械马力数对比图。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日本(       

A.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B.实施对外侵略扩张战略
C.实现了陆海军均衡发展D.官僚寡头掌握实际权力
2024-01-22更新 | 49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9世纪以来英国、美国、日本与中国的技术扩散图,图中虚线为技术扩散走向

——摘编自清和《中国及世界经济未来如何演进?》


从图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耕区扩展图

中国历史上经济区一般区分为内地农耕和边疆游牧、渔猎两种类型,这个结构基本稳定,但唐宋时期有较大变化。清代西北、东北等区域的农业也发展起来;以江南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农业生产、人口数量、商品经济、新生产方式、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方面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但这也恶化了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形势。

——摘编自邹逸麟《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

材料二   中世纪的英国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为主。16世纪前后,地区分化增强:东南部得益于伦敦的政治特权,有发达的农业、商业;西南和中部以毛纺织业为主;北部明显落后,但有初步的棉纺织业、冶铸业、煤炭业。19世纪,建立在地区分工之上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西北部最发达,以工业为主;东南部以伦敦的金融业为中心,为工业提供资本,其它地区逐渐衰落。

——摘编自钱乘旦总主编《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时期经济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英国经济区域发展的变化及其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