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学者统计,截止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共产党宣言》的版本覆盖了德文、英文、法文、俄文、意大利文、罗马尼亚文、保加利亚文等18种文字,版次约130个。对此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影响扩大B.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全世界无产者实现了联合
2024-05-0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英、德、美三国在全世界制造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变化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英国德国美国
1880年4019.32.8
1899年3222.211.2
1913年29.926.412.6
A.英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科技发展推动世界殖民扩张
C.德国的工业革命成就最突出D.工业革命影响世界经济格局
3 . 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材料二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2)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6至图18世界商贸领域发生的变化并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3个角度的变化;分段解读;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4-04-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5年恩格斯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暴力革命方式已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修正主义出现是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
C.恩格斯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所示是19世纪后期与20世纪初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占比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德国(     
类型1882年1907年
农业劳动力42%35%
工业劳动力39%42%
服务业劳动力19%23%
A.农业发展滞后B.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C.国家经济竞争实力增强D.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缓慢
2024-05-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的城市化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欧洲占据首位,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要。工业革命带动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使城市逐步产生了吸收大量劳动力的能力。交通运输方面的巨大变化,加强了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使处于交通枢纽地位的城市和城镇能够迅速成长。

——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   

材料三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记载: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阶级的贫民窟……马克思指出:“一个工业城市或商业城市的资本积累得越快,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的流入也就越快,为工人安排的临时住所也就越坏。”城市卫生状况的恶化,也是早期城市病的重要方面。

——摘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

(1)根据材料一,对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的关系进行解读。
(2)材料二对研究英国的城市化是必需的吗?请说明理由。
(3)材料三对我们研究英国的城市化有何帮助?谈谈你的看法。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从哪些视角分析英国城市化的原因。
2024-04-3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7 . 下表是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世界总人口
1650年18.318.32.45.45亿
1750年19.213.11.67.28亿
1850年22.78.15.111.71亿
A.美洲人口的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B.非洲人口下降明显与环境恶化有关
C.工业化推动城市人口占比迅速上升D.英国工业革命影响了欧洲人口变化
2024-04-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下图,对英国生铁产量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表明重工业已成为主导B.生铁成为英国主要出口商品
C.得益于新式工具的应用D.电的广泛应用推动产量增加
9 . 无产阶级专政又称工人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表1是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解读。这说明(     
马克思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用暴力推翻资本政权的方法
列宁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公式,规定了它是领导者无产阶级和被领导者非无产阶级被剥削群众(农民等等)的阶级联盟的特殊形式
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他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力量
A.政权建设理论逐渐脱离了时代要求B.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由空想走向科学
C.无产阶级专政要消灭一切阶级差别D.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发展完善
10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586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