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1848年1月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欧洲社会形势的评论的一段摘录。这反映出当时欧洲的(     
……今日,这些阶级依然平静。的确,它们并没有达到往日受政治热情煎熬的程度;但是,难道你们看不见他们的热情已从政治上转向社会了吗?难道你们看不见在他们内部逐渐流传一些意见和思想,其目的不仅是要推翻这样一些法律,这样一届内阁,这样一个政府,而且还有这个社会本身,是要动摇它目前赖以支撑的基础吗?……
A.大陆法系弊端暴露需要完善B.新思潮正在推动社会的变革
C.大国争霸已造成了社会动荡D.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即将来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掠夺和野蛮扩张以及国内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顽固,决定了20世纪的中国不可能通过改良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近代中国历史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了“天下大同”、“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其世界意义是希望建立一种“休戚与共”的世界秩序,实现世界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

——张志恒《多重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西方现代化道路使得“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原料产地、商品市场,都是通过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殖民得来的。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攫取广大人民群众的财富,导致出现贫富分化这个难以克服的顽疾。……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产阶级极端的利己主义以及随之带来的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是庸俗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娱乐主义。在资本主义文明发展进程中,信仰缺失和道德沦丧逐渐成为资本主义文明的标识。

——吴龙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三个维度——基于中西现代化道路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国道路选择的变化,并分析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区别。
2024-06-17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是欧洲饥荒的高发时期,直至1739年,仍有时人记载:“当前法国很多省份都非常缺乏粮食,奥尔良公爵只得花费200万里弗(约合10万英镑)从英国购买粮食。以适中的价格卖给穷人。”法国从英国进口粮食的状况此后十年仍未改变。据此推知(     
A.英法两国经济往来日益密切B.英国农业发展为工业化积累了资本
C.英法两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D.法国社会矛盾激化助推了革命爆发
4 . 1830—1850年,伦敦人口增长至将近100万,公共马车增至1300辆,出租马车更是增至2500辆,不少市民“对着拥挤的街道和拥堵的马路惊慌失措”。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推进C.城市建设的滞后D.交通工具的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术研究主张以英国的工业化为典范,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规律作为衡量其他各国工业化成败的参照。据此,人们发现法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都比较“缓慢”,因此得出了法国工业化失败的结论。这种研究思路与认识(     
A.旨在强调英国科技的先进性B.科学评估了法国近代化进程
C.未能全面把握世界经济格局D.忽视了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形成系统的生物保护思想和制度。战国诸子已经认识到应取用有节,严守采捕时令,避开生物孕育、长养关键季节,禁止竭泽而渔、以保证采集、捕猎经济的可持续性。诸子大都认为“以时禁发、取用有节、与民共利”是“圣王之制”的重要表现。诸子相关思想主张因具显著对策性而被吸纳到国家礼制和法令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施行。但是诸子的主张,不过是那个时代资源、经济困境的应对策略,其欲解决的问题十分现实。“共利”理想在人口稀少、资源充足之时或可实现,当资源严重匮乏、山泽奇货可居,统治者便立即暴露出独占欲望并付诸行动,在围绕山林川泽资源利益,朝廷财税、势家私利和百姓樵苏生计的矛盾冲突中自然资源保育的思想意识渐渐淡薄。

——王利华《思想与行动的距离——中国古代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观》

材料二   1789年,吉尔伯特·怀特的《塞耳彭自然史》一书问世,标志着最早的生态思想的诞生,该书表达自己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忧思以及对古典文明的追念。20世纪以后,西方工业革命的深化和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惨痛教训,使不同民族国家的思想家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技术”是对还是错?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已经遭到普遍的怀疑。1972年世界环保组织罗马俱乐部在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除非迅速采取措施制止人类社会物质消耗的显著增长倾向,否则灾难将不可避免。因此在欧美世界出现一大批生态主义运动和生态主义的政府组织,生态主义运动也由思想文化转向社会政治运动,不断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摘编自于文杰、毛杰《论西方生态思想演进的历史形态》

材料三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生态观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生态文明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
(3)综合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古今中外生态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2024-06-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7 . 中国瓷器长期在欧洲被视为一种稀有的奢侈品,而受到欧洲人的追捧,但是到了18世纪后半期,中国瓷器在欧洲的销量越来越低,直至被完全逐出欧洲市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的优势B.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重商主义所导致的贸易壁垒D.中国政治动荡和经济的衰退
8 . 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城市学院兴起,绝大多数城市学院都偏重工科和科学领域,而且大多成为城市的工业研究中心。如约克郡学院很早开设了民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矿业学、纺织工业学、印染化学、皮革制造和农业学。这反映出(       
A.工业资产阶级垄断了教育B.对人自身发展的关注
C.工业革命推动教育世俗化D.西方民族主义的勃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71年3月,巴黎公社委员会成立并承担领导作用。其中,新雅各宾主义者虽争取民权,但反对无产阶级斗争;布朗基主义者主张暴力夺权,但不注重社会经济改造;蒲鲁东主义者要求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但对革命专政认识不足。这旨在说明巴黎公社(     
A.无产阶级专政条件尚未成熟B.分权制衡理念运用得当
C.指导思想源自于马克思主义D.建立了各阶级联合执政
2024-05-28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世纪上半叶,西方经济纷纷进入新的繁荣期,但同时社会弊病丛生,财富分配极为不均,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曾经被推崇的社会制度显露出其固有的内在矛盾。“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成为时代之问。科学回答这一“时代之问”的基本前提是(     
A.人文主义的发展B.资本主义的发展C.工人阶级的壮大D.世界市场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