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信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检测历史试题
江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24-05-24 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为了预测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的时间,古埃及人透过观测天象,制定出了一套缜密的太阳历,全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三十日,余下五日作为节日。该历法旨在适应(     
A.农业生产的需要B.交通运输的需要
C.抵御洪灾的需要D.宗教祭祀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11世纪前后,西欧铁制品的生产不断扩大,大量农具开始用铁制造,从而引发了中世纪的农业革命。这场革命带来的结果是(     
A.农业产量大幅增加B.农奴制度迅速普及
C.庄园经济逐渐形成D.封建领主制度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13世纪,英王亨利三世授予一些城市特许证,规定农奴在城市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成为城市自由民:欧洲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上述举措旨在(     
A.打击罗马教会势力B.促进城市的商业繁荣
C.维护统治的合法性D.强化君主的政治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463年,寻找通往东方道路的葡萄牙人抵达利比里亚的蒙罗维亚一带。在这里,葡萄牙人发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胡椒,于是把这里命名为胡椒海岸。从胡椒海岸往东,葡萄牙人相继发现了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这次航行(     
A.根源对香料的需求B.促使葡萄牙完成了社会转型
C.具有早期殖民色彩D.促使列强全面殖民入侵非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以下所描述的“此举”(     
长途贸易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其中多数是横跨印度洋的……然而,过去还没有出现过发展得如此迅速,蓬勃的全球贸易。以前既没有涵盖东,西两个丰球的贸易网络,地球这边发生的事件,也不可能干扰另一边的社会进程……此举开启了全球化的时代。
A.推动了全球范围物种交流B.确立了英国世界霸主地位
C.奠定了自由主义贸易格局D.促成了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1050年前后,西欧识字人数仅占总人口的1%。但到了1340年,佛罗伦萨识字人口比率提高到40%,15世纪的英格兰识字者比率也达到了40%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推动B.教会势力衰落
C.社会经济发展D.科学革命高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北美独立战争中,法国与西班牙、荷兰联合协助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作战。1780年,俄国提议成立武装中立联盟以突破英国海上封锁政策,普鲁士、瑞典、丹麦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他们的行为反映出欧洲国家(     
A.在践行启蒙思想原则方面具有一致性B.在对殖民地的政策上各方暂时达成妥协
C.在殖民扩张与争夺中积累了复杂矛盾D.在取消英国世界霸主地位方面认知相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是欧洲饥荒的高发时期,直至1739年,仍有时人记载:“当前法国很多省份都非常缺乏粮食,奥尔良公爵只得花费200万里弗(约合10万英镑)从英国购买粮食。以适中的价格卖给穷人。”法国从英国进口粮食的状况此后十年仍未改变。据此推知(     
A.英法两国经济往来日益密切B.英国农业发展为工业化积累了资本
C.英法两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D.法国社会矛盾激化助推了革命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不断暴露,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开始爆发。为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种种构想。其构想最大的缺陷在于(     
A.不敢直面资本主义的弊端B.不是来源于工人运动的实践
C.没有把理想设计付诸实践D.同马克思主义的设想相抵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在整个16世纪,西班牙通过成立贸易署等方法垄断殖民地的对外贸易,强迫殖民地人民用金属货币来购买本土运往殖民地的商品,同时通过这种方式限制殖民地工商业发展和货币流通。西班牙这些做法(     
A.践行了重商主义经济理论的原则B.增强了其殖民地对欧洲移民的吸引力
C.维持了其殖民地经济的高度繁荣D.促进了欧洲本土工业革命的加速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1824年,法国企图干涉哥伦比亚独立,哥伦比亚向美国提出请求,希望按照门罗宣言的精神与美国结盟,但美国却没有答应这一请求。1895年的“委内瑞拉危机”,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的强硬态度迫使英国同意坐下来与委内瑞拉谈判,和平解决了领土争端。这反映出(       
A.门罗主义推行以国家实力为基础B.援助哥伦比亚违背了门罗主义
C.美国对拉丁美洲各国主权的尊重D.美国反对改变拉美被殖民现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总统提出《十四点原则》,希望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处理战后问题。对此,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认为:“就是上帝也只以十诫为满足,威尔逊却要坚持十四点。”其态度表明法国(     
A.希望通过美国调和欧洲矛盾B.认为美国方案符合法国现实需要
C.反对美国充当世界的领导者D.不赞同制订过细的战后和平计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苏联经过约70年的发展,农业人口的比重由85%降低到了1985年的12%。而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以技术和管理人员为主的中间阶层,包括知识分子、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办公室人员等。他们的公民意识、言论自由、法治意识等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形成。由此可知,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B.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现象不断加剧
C.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中间阶层的崛起D.社会结构变动引起价值理念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加大了对埃及的控制,促使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由“消极”向“积极”转变。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埃及民族主义者看到了一个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机遇,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独立与自决权。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A.北非国家民族独立进程加快B.埃及人民民族意识迅速觉醒
C.英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终结D.殖民地民族解放的环境改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1923年,英国驻德大使阿贝农在日记中写道:“1914年英国对德国作战,为的是要抵抗德国对欧洲的军事统治,经过着干年的时间,英国可能就要因同样的理由同法国作战了。问题在于英国是单独作战呢?还是有一个同盟国同它一道作战。”由此说明英国(     
A.积极建立英德同盟B.摆脱扶德抑法政策
C.努力争取欧洲和平D.力图保持欧洲均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某学者指出,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目标不是联邦政府类型国家的,而是应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制度与程序,由此形成一种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渐进而调谐的税收与经济政策,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福利体系。该学者意在说明欧洲一体化(     
A.致力于构建超国家联合体B.着眼于欧洲国家之间关系的和谐
C.冲击了冷战下的霸权主义D.避免了主权国家三权分立的弊端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促进了政权林立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日文、朝鲜谚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材料二   

材料三   公元5世纪前后,阿拉伯语文学语言形成。7世纪后,阿拉伯人从波斯语、阿拉马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词汇和政治术语,从希伯来人和叙利亚人那里吸收了宗教术语,从希腊人那里吸收了政治、科学、哲学术语。阿拉伯帝国政府使用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治下的民众为了担任公职,为了宗教信仰而学习阿拉伯语,随着阿拉伯疆域的扩大,阿拉伯语传播到阿拉伯帝国治下的亚、非、欧地区,阿拉伯语也因此而成了一种世界性语言。在欧洲中古世纪,它是保存希腊文化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媒介语,西欧的语言中至今仍有许多阿拉伯语词汇,除拉丁语字母外,阿拉伯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套字母。

——摘编自王玉芝《人类文明第一次大融合的结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从文字特征的角度,分析汉字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图1、图2中的文字类型,指出图1文字的地位并列举古代该地区丰富的文化成就。
(3)根据材料三、概括阿拉伯语成为世界性语言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古罗马 李维

它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

——古罗马 西塞罗

罗马法是“简单的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最完善的法”。也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

——恩格斯

材料二:《法兰西民法典》共有2281条,分为3篇、35章。它明确规定了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法典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此外,还确定了契约自由和契约的法律效力。这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对后来许多国家民法典的制定都产生了影响。法典的资产阶级性质表明,波拿巴政权是大革命的延续。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兰西民法典》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就波及范围而吉,不仅是欧洲战争,也是全球性的战争。……在法国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其领袖人物是西蒙·玻利瓦尔。……1826年,英国外交大臣阐述了英国支持玻利瓦尔的理由:“如果西班牙归属法国的话,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矛。”当时巴西已脱离葡萄牙独立,这是拿破仑战争的又一结果。

——《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

材料二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

——摘编自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历史如何促成“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丁美洲在19世纪的历史命运。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为什么说“不能纯粹归于偶然”。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摘编自列宁《在莫斯科省的县、乡、村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史
2
经济史(旧)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古代埃及文明单题
20.65西欧封建庄园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单题
30.65王权的加强单题
40.65全球航路的开辟单题
50.65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单题
60.65文艺复兴 单题
70.65美国独立战争单题
80.65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单题
9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题
100.65早期殖民扩张单题
110.4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单题
120.6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130.4 斯大林模式 单题
140.65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单题
150.4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单题
160.65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180.6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法国大革命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190.65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三、论述题
200.4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