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右面为1855年英国某报刊刊载的漫画《对泰晤士河污染情况的观察》,并配有文字:“法拉第向泰晤士河递去了他的名片;我们希望这个肮脏的家伙能向这位知识渊博的人求教。”该漫画表明(       

A.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B.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协调发展
C.环境保护已成为英国社会共识D.上层社会主导环境污染的治理
2024-03-21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023·福建三明·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面漫画《下一个!》(1904年)把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描绘成一只章鱼,章鱼的头好似储油罐。章鱼的触须不只向工业设备延伸,还缠住了国会和白宫。画面最前方描绘了企业家惨遭鱼肉的样子。这幅漫画反映了(     
A.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本质B.西方民主的没落
C.垄断组织的影响D.跨国公司的蔓延
2023-02-01更新 | 42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图中所反映的信息,围绕“世界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4-1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英国本土人口分布状态


        约1700年                                             1911年

1600年,英格兰和威尔斯可能有五百万居民;1650年左右有五百五十万,1700年有六百万,1750年有六百五十万。因此,在一百五十年内,人口勉强增加了一百五十万人。在以后五十年中,即从1750至1801年,人口增加了二百五十万。它的增长率较前一时期增至四倍。

——据保尔·芒图《18世纪产业革命》


请指出英国人口变化的趋势,并进行合理的解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一家玩具商店经营的主要商品,有玩具火车、微型蒸汽机、光学玩具以及其它新工业时代的非军事主题的玩具等。这类玩具的发售
A.实现了社会需求与商业利益的紧密联系
B.为玩具行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C.体现了德国政府对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视
D.有助于儿童融入工业化和技术化的世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的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含邮驿,都很注意。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褒斜道,回中道,子午道,飞狐道,马援所刊道和峤道。尤其秦之驰道,“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摘编自【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时期道路修建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道路修建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道路改革”的背景,并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交通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耕区扩展图

中国历史上经济区一般区分为内地农耕和边疆游牧、渔猎两种类型,这个结构基本稳定,但唐宋时期有较大变化。清代西北、东北等区域的农业也发展起来;以江南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农业生产、人口数量、商品经济、新生产方式、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方面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但这也恶化了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形势。

——摘编自邹逸麟《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

材料二   中世纪的英国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为主。16世纪前后,地区分化增强:东南部得益于伦敦的政治特权,有发达的农业、商业;西南和中部以毛纺织业为主;北部明显落后,但有初步的棉纺织业、冶铸业、煤炭业。19世纪,建立在地区分工之上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西北部最发达,以工业为主;东南部以伦敦的金融业为中心,为工业提供资本,其它地区逐渐衰落。

——摘编自钱乘旦总主编《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时期经济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英国经济区域发展的变化及其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18世纪初期世界主要城市劳动力价格与能源价格比值示意图,其中阿姆斯特丹为荷兰的城市。斯特拉斯堡为法国城市,纽卡斯尔为英国城市。

图2: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图[单位:克(白银)]

围绕上述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论题观点正确,阐释须史论结合)

2018-05-1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右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B.美国通过签订关贸总协定掌握贸易霸权
C.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
D.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