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8 道试题
1 . 巴黎公社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揭示了(     
A.工业革命的背景B.工业革命的进程
C.工业革命的特点D.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3-09-18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中国邮电部于1964年5月1日发行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纪念邮票。这一口号出自(  )
A.《人权宣言》B.《共产党宣言》
C.《独立宣言》D.《权利法案》
4 . 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步连接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到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年

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

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约1700年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家在非洲、美洲、澳大利亚和东欧寻找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例如,纺织业的机械化导致了对原棉的大量需求,这些原棉大部分来自印度、埃及和美国南部。与此相仿,新工业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对橡胶的需求,传送带和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都是橡胶,而橡胶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

——《新全球史》

材料三   有一种意见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首先,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诸多因素,如世界贸易、金融、对外投资的空前扩大等,无不是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次,在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显然居于主导地位。再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协调机制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的。

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首先,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只要生产力发展到这样高的水平,就会出现经济全球化。其次,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当今不仅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无不在发展市场经济。

——李琮《我国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性质的不同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交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商业贸易活动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两种不同观点,并就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谈谈你的认识。
5 . 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也对英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在这个世界……既然许多欧洲国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站到了走向现代的起跑线上,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材料二   1771年,阿克莱特在克莱普顿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至此,工厂化过程已基本完成了,它与机器的使用、蒸汽动力的出现共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活。总之,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当然,英国工业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给后来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3-09-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2022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四)
6 . 某部著作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该部著作是(       
A.《九十五条论纲》B.《独立宣言》C.《社会契约论》D.《共产党宣言》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8 . 薪火相传。

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中期的百余年间,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完成填空。
2023-09-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世界史综合练习
9 . 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450年之后的300年间,西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农业社会,但它的商业已经非常活跃,其制造业也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政府权力扩展,信仰发生了变化。科学开始成为西方社会知识生活的核心,这在人类各个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

——皮特·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50年后300年间西方社会发生的主要变化。

材料二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多数新发明的机器对于家庭生产来说都太大、太昂贵了,因此集中生产成为必然。《国富论》一书以别针工厂为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在工厂,经理还可以制定严格的劳动纪律进行监督。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厂生产的突出特点。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表

经济部门

年份(年)

美国

联邦德国

农业

1950

12.2%

23.2%

1990

2.8%

5.1%

工业

1950

34.7%

42.2%

1990

25.8%

40.5%

服务业

1950

48.9%

42.4%

1990

71.4%

54.4%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0—1990年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概况及其原因。
2023-09-16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