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8 道试题
2 . 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
A.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B.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
C.新型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
D.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
3 . 在蓝天中翱翔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下图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莱特兄弟把飞机升上天空的动力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风力发动机
D.发电机
2018-01-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12月天津市河东区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6 . 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7 . 英国的马丁·沃尔夫在《全球化为什么可行》中有这样的论述: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决定性的转折是从生命能源(即人力和畜力)为主转向对无生命能源的使用。下面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珍妮机的出现,在纺织生产领域引发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的问世,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7-11-1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海淀区2016-2017年高二下学期历史会考模拟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2017-10-19更新 | 612次组卷 | 30卷引用:【省级联考】山东省2017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它开始于
A.棉纺织业B.采矿业C.化学工业D.交通运输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