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成为全国最主要粮食输出地,湖广地区在明中叶已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称,湖北江陵县“附郭膏腴之田,每亩收获不下五六石”。清代粮食生产大发展的还有四川,雍正时已有“产米之乡”的美誉,并被人称之谓“各省米谷,惟四川所出最多”,水稻亩产达到6-7石。再有像中国台湾的开发,以及广西成为粮食输出省等等,都说明清代粮食生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从明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引进了大量原产美洲的番薯、玉米、花生等高产耐瘠作物,迅速改变了中国农业作物的种植结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产潜力。

——据柏舟《中国粮食地图: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守护的饭碗从哪儿来》等整理

材料二   英国的农业革命从16世纪中叶开始并持续到18世纪。随着16、17世纪英国人口回升,加之城市和乡村手工业迅速发展,非农业人口比例扩大,农业不得不向深度发展。英国农业革命的核心是一系列技术改良和新技术发明,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项:推广三田轮作制、发明“草一田轮作”制、引入肥田作物。三田轮作制下,17世纪英国春播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大幅度增长。“草一田轮作”制下,收获与种子之比由10:1增加到20:1以上。饲料作物引入的直接后果是牲畜数量大增,同时导致肥料充足,带来粮食高产。上述种种举措,使英国在“17世纪的全球危机”中摆脱了饥荒。

——摘编自向荣《告别饥荒:近代早期英国的农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农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明清时期相比,英国16—18世纪农业生产的不同之处。
2 . 由英国率先发生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嬗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19世纪的英国,而不是发生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兴起的故地、不发生在欧洲一些文化昌盛、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恰恰发生在原先相对落后,出于世界文明边缘,孤悬在大陆之外海岛英国,究属是哪些因素促进了英国首先发生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历史学习者都怀有极大兴趣的问题,蕴涵有丰富的意义和价值。……英国工业革命是上述诸多因素积聚而成的自然演进的产物,它不是哪位英明君主谋划的结果,也不是哪位天才思想家巧思妙想的结晶。它不像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事先有一定的谋略和规划,而是在原发状态中发生、发展的。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时也没有人认识到工业革命已经发生。

——李月琴《探因素源——“英国工业革命”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材料二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相比于其它国家,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从技术和农业的角度概括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掘墓人”是什么阶级?该阶级的伟大使命是什么?结合所学,概括《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