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可可、烟草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布匹、香料的交易量也大增。意大利各城市的商业地位被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普所排挤。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增加了3倍……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材料二   明代后期,白银货币化促使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大的白银需求国,直接影响了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世界贸易。……一个首先建立在白银世界性运动基础之上,以白银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世界经济体系雏形产生了。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三角贸易相比,19世纪晚期世界贸易的基本特点。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上半叶,英国农业经历了巨大变革,许多人把它称为“农业革命”。在圈地运动中,掌握着较多资金的大土地所有者愿意向土地投资,以求赚取更多的回报。改良土壤、培育良种、采用新的耕作方法、使用新工具、开凿沟渠、灌溉排涝等,新的耕作方法包括条播(以及为此而发明的畜力条播机)。1700年-1790年间,有400多万英亩荒地被开垦成农田;1700年每一个农民大约可以养活1.7个人,到1800年可以养活2.5个人,农业生产率提高47%。1700年英国谷物产量大约是1480夸特,1800年增长到2110万夸特,增长率为43%。

材料二   圈地运动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民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流入城市。同时圈地运动也使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1718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圈地运动摧毁了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使农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土地被围圈以后,农业资本家办起农场或牧场,雇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居城市以及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量增加。如圈地运动开始后居住在1万人以上的城镇居民占英国人口的比例从3.1%上升到8.8%。在圈地运动中,无数农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而政府又颁布血腥法令,不允许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流浪。从这个角度说,圈地运动是一场明显的“羊吃人”的运动。

——以上材料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英国农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圈地运动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022-08-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