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东部大城市(如巴尔的摩、费城、纽约和波士顿)之间的竞争推动了早期绝大多数铁路的发展。每个城市都想取得通往中西部城镇快速发展地区的廉价通路,为本地农产品创造重要市场。在推动铁路往腹地发展的进程中,巴尔的摩的表现最为激进。作为连接大西洋港口和内陆俄亥俄河并深入中西部地区的首次尝试,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的意义重大。该铁路于1828年开工,两年后即部分通车。但由于法律、财务和技术方面的困难,一直到1853年铁路才正式修抵俄亥俄河上的惠灵市。

——摘编自(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DK铁路史:火车、工程师与工业文明的故事》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在19世纪修筑铁路的初期,由于民间技术力量的缺乏,政府派出陆军部的勘测队去协助勘测和设计路线,1838年以前的大部分铁路由军事人员帮助勘测完成。联邦政府于18301843年间对铁路进口器材减免关税达600万美元;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联邦政府对铁路公司的贷款按铁路里程发放,据统计,先后共给铁路公司6500万美元。此外,联邦政府最为重要、也是最有特色的支持是赠予土地,铁路公司可以自由处理赠地,不仅可以出售,还可以用于抵押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政府还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和各地区、各铁路公司之间的竞争,巧妙地利用“多修路、多得地”的政策,积极调动国内外民间资本,使西部迅速拥有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也使美国铁路建设长期领跑于世界。

——摘编自朱寿清《美国19世纪铁路建设的特点及影响》


(1)以上材料为我们研究“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的修筑”提供了支撑,提取信息完成下表。
研究提纲
研究角度史料佐证







(2)除了上述材料之外,研究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的修筑,还可搜集哪些材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4-02-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史料记载,1851—1871年,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成为欧洲大陆最大的工业中心,此前,德意志的煤、铁、钢产量都已经超过了法国。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德意志帝国的建立B.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C.科学技术迅速发展D.德国煤铁资源丰富
2024-03-14更新 | 24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原创模拟历史试卷【新高考版】
3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592次组卷 | 12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765年,一名俄国医生感慨“(法国)一条船上的货物价值通常等于别国10到15条船”;18世纪末,运到德国的法国商品多是上等毛纺织品、上等花边、烟盒、剑柄装饰、化妆品和高级家具类。法国的这些情况(       
A.刺激了新技术的应用B.加剧了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
C.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推进D.体现出大革命的积极作用
2024-05-05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表内容是学者关于巴黎公社的不同观点。这说明(     
学者观点
齐泽克(斯洛文尼亚)“公社给人带来的‘惊喜’是人民的地方自治组织,它试图在人民积极参与的情况下从底层和地方议会发展民主。”
巴迪欧(法国)“对巴黎公社的忠诚不是纪念的问题,而是事关新思想和未来政治发明的问题。”
保尔·拉法格(法国)“公社是小资产阶级共和派和革命者的政府。”
让·塞维利亚(法国)“1871年的公社使用武装起义的手段反对法国人民普选出来的国会,维持了72天的无政府状态。”
吕贝尔(法国)公社只是一个纯粹的偶然现象,并没有改变法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没有成功废除已经建立的法国国家机器的政治制度。
A.历史价值来源于学者的分析B.多角度分析更能还原历史
C.研究方法不同影响历史解释D.对同一历史会有不同解释
2024-02-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六)历史试题
6 . 货币是反映经济状况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前期,蜀地流通以铁钱为主,这使得从事长途贸易和大宗贸易的商人为货币的支付而烦恼。11世纪初,成都16户富商联保发行了一种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交子。它的形制规范,用统一纸张制作,并制作了特殊记号以防止假冒,任何人都能凭这张纸在参与联保的任意一家商户及其分铺换取纸上所注明的铁钱。从此交子逐渐在蜀地流通开来。

——摘编自何一民等《成都简史》

材料二   到了1859年,随着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的日渐繁荣,黄金的年均产量达到了275吨,是18世纪年均产量的10倍。按照这样的速度,10年内的黄金产量相当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至1848年整个356年间的所有黄金产量。尽管关于黄金大幅增加和物价上扬的警告不绝于耳,但除了19世纪末很短的一段时间,通货膨胀并未发生,这一点和16世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美)伯恩斯坦《黄金简史》

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国会具有“铸造货币,调议其价值,厘定外币价值以及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权力,“各州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货币,不得指定金银币以外的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法定货币。”1792年《铸币法》规定1美元=371.25格令纯银,与在当地流通的西班牙银元同重。……二战后特殊的国际环境下,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了黄金支持与赎回功能。

——摘自张兴胜《美元的历史与“道义”》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概括宋代交子在蜀地得以流通的原因,并指出货币使商业功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为什么16世纪的欧洲会发生剧烈的通货膨胀?分析19世纪后半期此种现象基本没在欧美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宪法条款体现了美国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黄金支持与赎回功能”的国际货币体系名称及其影响。
2022-11-11更新 | 327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B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