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农业革命引起的英国农业迅速发展,为英国的城市化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人口革命引起的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急剧发展提供重要的载体来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部分自由劳动力,从而成为英国城市化发生的必要前提之一。商业革命引起的英国对外贸易扩张,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国内统一市场和自由市场制度的形成、完善,加快了英国城市发展的速度。工业革命引起的工业化,导致经济和人口的集中,使工业与城市良性互动,整合了以城市为主体的英国社会经济体系,并通过产业的连锁反应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这是英国早期城市化的根本原因,在动力机制中起到核心作用。

——摘编自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

材料二:   工业化时期由于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使得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不堪重负,住房供应不足问题严重。工厂主们关心的是如何以最少的代价赚取更多的利润, 根本不愿意在市政建设及改善工人居住状况方面投入更 多资金。城市化期间, 流行病和地方病是英国所有城市历史上沉重的一页。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了河流, 极易诱发传染病。整个19世纪, 农业工人的平均寿命反而比产业工人长 。城市化早期, 英国工人工作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 有时达15 -16小时。工人进入工厂就像进入兵营或监狱, 受到监工的严密监视,占工人绝大多数的女工和童工境遇更凄惨,童工有时仅仅提供食宿算是惟一的报酬。城市化过程中, 英国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据统计,1819年苏格兰因刑事罪被捕的只有89件,1837年已有3176件,1842年增加到4189件。由于城市化发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 人们对城市规划尚无理性认识, 新建的城市街道狭窄拥塞,建筑恶俗且杂乱无章,城市建设明显缺乏规划,绿化更无从谈起,管理滞后亦十分普遍 。

——摘编自李冈原《英国城市病及其整治探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进英国城市化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英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就此谈谈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
2 . 1798年,俄国第一个使用蒸汽动力的官营亚历山大洛夫纺纱工厂建立,到1866年,俄国已有42个机器棉纺织厂,有20700名工厂工人。在造纸、制糖等部门中也出现了使用机器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A.工厂制度已在沙俄全面建立B.工业革命扩展到欧洲内陆
C.十月革命爆发条件逐步成熟D.沙俄的工业水平欧洲领先
2022-10-09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其他先进国家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摘自李琮主编的《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材料三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
(单位:10亿法郎)
187024455
188036688
189049942
1900681182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刘祚昌、王觉非本卷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使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及标志性发明。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贸易领域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些变化对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2022-10-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者主要是工程师或熟练工人,如凯伊、瓦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多数是科学家,如贝尔、爱迪生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建立B.劳动者的素养提升
C.科技对工业革命贡献提升D.电力成为主要动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0年-1870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比较表

时段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1820年—1840年2.812.9
1840年—1860年4.843.5
1860年—1870年5.532.9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信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相应地,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到最后将世界瓜分完毕。

——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三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决定性的转折是从生命能源(即人力和畜力)为主转向对无生命能源的使用。我们所说的工业革命,其实更好的名字是能源革命。

——[]马丁·沃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820年—1870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
(3)据材料三,概括马丁·沃尔夫的观点,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进行论证。
6 . 1765年英国颁布法令,禁止英国技工受雇于外国,违者褫夺国籍没收家产,并对招募者处以监禁和罚款。1788年对输出工具或机器者处以罚金,以后又多次颁布类似法律,直到1824年才撤销。这些法令(       
A.保护了英国的传统行业B.有利于英国确立工业优势
C.维护了英国的商业利益D.促进了英国垄断组织形成
7 . 下表是1840-1910年英国进口模式统计数据,从中可知当时的英国
占总进口的现金价值百分比
年份食物、酒和烟草原料和半成品制成品
184039.756.63.7
186038.156.55.5
188044.138.617.3
199042.132.925
19103838.523.5

A.已经放弃自由贸易政策B.逐步丧失工业垄断地位
C.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D.出现大规模的经济衰退
8 . 19世纪中期,英国的外贸政策悄然发生了逆转,从保护主义转向了自由贸易,并沿着这一方向大踏步地前进。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是
A.殖民扩张的需要B.海外贸易的拓展
C.资产阶级的要求D.工业革命的完成
9 . 欧洲最早出版的科学期刊是19世纪中叶首批成立的各国科学院的院刊。随着科学家按其专业组成专业性学会进行研究,到1921年科学期刊已增至2.5万种,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纪后期增加的,这反映了
A.科学研究日趋大众化B.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
C.科学院数量迅猛增加D.科学与技术结合更紧密
2021-06-08更新 | 7105次组卷 | 60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中世纪的英国,旅游多是贵族的活动,主要动机是对知识的追求;19世纪,大众旅游成为趋势,长途旅行、周末旅行逐渐盛行,主要动机是追求娱乐。这主要是因为
A.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B.交通工具的革新
C.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D.社会财富的增加
2021-05-14更新 | 507次组卷 | 14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第一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