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59年建成的大本钟坐落于伦敦泰晤士河畔,重达13.5吨,是英国最大的钟,其著名之处在于准确报时。它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更为严格的时间观念——标准时间。与时间观念形成相关的背景是(     
①民主政治的完善       ②交通工具的革新       ③启蒙思想的传播       ④工业社会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4-21更新 | 386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相继发起贸易战、科技战,进行逆全球化和“脱钩”,妄图把中国踢出世界经济科技产业链,阻止中国继续发展,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材料一

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图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图1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是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新的通信媒体已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材料相关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成果,并简说明它们是如何促进经济全球化的。
(3)面对美国的逆全球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024-04-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701913年……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相应地,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至最后将世界瓜分完毕。此时,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发展相对滞后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工业化程度高、科技先进的欧美诸国和日本……于是形成了“中心——边缘”的世界经济格局。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就业人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心——边缘”的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一世界经济格局最终形成的根本动力。
2023-07-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英国的贵族们争相为女王的宫廷消费分担支出,而且还进行奢侈消费的竞赛,以博取家族的名誉和社会地位。18世纪,奢侈消费竞争的主体变成了个人,目的也变为谋取个人荣誉和社会影响力,动力则主要在于文化与市场,其表现形式就是对时尚的追逐和竞争。贵族和市场是时尚的制造者,大众则追随其中,时尚的大众参与,使英国进入商品的大批量需求时期。到了19世纪,贵族的消费模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而是成为包括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内的诸社会阶层所追求的模式。需要指出的是,英国上流社会和资产阶级虽盛行“夸示性”消费,但普通劳动者遵奉的仍是勤奋、节俭的消费观。

——摘编自《从勤俭节约到消费至上:对西方消费文化的唯物史观解读》

材料二   夜生活是近代欧洲城市的伴生物。1617世纪,化妆舞会、跳舞等娱乐活动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那时,宵禁还在,大多数市民还没有介入夜生活。18世纪,餐厅、咖啡馆、小酒馆生意兴隆;娱乐,赌博、跳舞等活动布满城市的大街小巷。到19世纪,英国依然引领世界潮流。19世纪60年代,英国出台了一个“许可法”,规定供应酒水的娱乐场所午夜前必须关门,后来又延至030分。到19世纪末,夜生活已在欧洲社会逐渐流行起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劳动时间的延长,更是为夜生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8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开始赞美黄昏,在诗人眼中,“傍晚”成为了一段美妙的时光。

——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9世纪英国奢侈消费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夜生活的特点,并说明夜生活丰富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2023-02-24更新 | 310次组卷 | 6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6-1865年英国耕地面积扩大了464119英亩。当时经营农业也像经营工业一样,种子、肥料犹如原料,投到土地上正如投到工厂生产上。农业投入的增加也推进了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在国民总收入,农、林、渔业的收入从7550万镑增至11880万镑。19世纪50年中叶,英国每公顷土地小麦和稞麦的平均产量为25公担,比法国多一倍。英国屠宰的牲畜每头得净肉250公斤,是法国的1.5倍。英国的粮食和肉类当时基本上自给有余,它进口的农产原主要是棉花、生丝、羊毛、亚麻和木材,这些主要用以供应日益发展的工业,以便出口制成品。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的农业由繁盛转入长期而深刻的危机之中。当时世界市场上出现了有极大竞争优势的外国产品,如美国产品。英国奉行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放任的政策,农业急剧衰退,粮食生产滑坡,而人口却在增加,因此只好越来越严重地依赖国外粮食的进口。

——摘编自汪建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农业之盛衰》

材料二   “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中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年产量连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即将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建设的成就及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农业为例,简析现代农业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7 . 如表是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问题部分外国学者的主要认识,上述认识(  )
RR•帕尔默 是由于英国式的生活鼓励个人冒险和革新精神等原因
杰里本特里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卡洛•M•奇波拉更主要的是,在当时英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的精神风貌以及价值标准已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地步

A.分析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B.揭示了研究历史现象的单一性
C.说明了工业革命起源的渐进性D.反映了观察视角和立足点的多样性
2021-03-27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