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上半叶,部分企业家、商人、金融家、船主等从业者被英国国王封赐爵位。如1835年,金融家亚历山大巴林被封为阿什伯顿男爵,1856年工厂主爱德华斯特拉特被封为贝尔珀男爵。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君主立宪体制的逐步完善B.世袭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C.工商业阶层开始掌握政权D.经济发展影响阶级关系
2023-07-22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延续与变迁

材料一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

材料二   20世纪后期,有学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之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此后历史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

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延续与变迁交织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结合15—18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2023-06-30更新 | 4025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指出:“在一个文明与商业化的社会里,要求公众更为注意的是一般普通老百姓的教育,而不是有钱有地位的人的教育”。该言论(     
A.体现了重商主义的本质特点B.强化国家对教育的干预
C.实现了英国教育的公平发展D.顺应了机器化生产需求
4 . 1878年,恩格斯认为“现代的大工业……造成了资产阶级这样一个享有全部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的垄断权的阶级,但(危机表明)它已经无力继续支配那越出了它的控制力量的生产力……如果要避免整个现代社会毁灭,就必须使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一个会消除一切阶级差别的变革。”材料认为工业革命(       
A.推动了西欧福利国家形成B.促进了劳资关系改善
C.客观上加快社会革命步伐D.促使了垄断组织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英国纺织业快速成长,但工厂里照明的蜡烛和鲸油灯常引发火灾。英国和美国的外交关系又陷入僵局,导致鲸油价格飞涨。1806年50盏煤气灯在曼彻斯特的工厂里安装完毕,新照明设施不仅安全,而且更为廉价。其后,企业家温莎又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煤气灯,并改进了煤气制造和输送装置。他还四处游说,募资成立一家全国性的照明公司以大规模推广煤气灯。1820年英国的主要城镇都装上了新灯,1823年全国共铺设300英里供气干线,夜晚的街道立即变得安全了。有了煤气灯,工厂在晚上也能继续运转。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夜晚的时间学习,夜校应运而生。大家在晚上也能出门参加社交活动,伦敦那些伟大的俱乐部开始崭露头角。

——摘编自[英]詹姆斯·伯克《联结:通向未来的文明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煤气灯问世并得以推广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煤气灯的发明给英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世纪后期,从希腊神庙到拜占庭教堂的所有建筑风格,法国都有人模仿。“思想纯正”的建筑师们长期拒绝利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认为以埃菲尔为代表的这些人“不能妄称可以创造美”,尤其对1889年万国博览会之际出现的那座铁塔感到愤慨。这说明(     
A.技术进步改变民众生活B.工业文明孕育艺术创新
C.启蒙运动影响设计理念D.建筑风格固守历史传统
2023-06-14更新 | 4804次组卷 | 3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分化和对立
C.工人阶级觉醒并登上历史舞台D.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近代工业化

“工业化”指的是以农业和手工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经济转化的过程。

从18世纪晚期开始,首先在英国,其次在西欧、北美、俄罗斯和日本,机器和工厂把农业社会变成了工业社会。工业化的机器通过快速、廉价及有效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而改变了经济生产。工业化的进程刺激了技术的革新,并提升了世界大多数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准。

早期的实业家构建了新的工作环境——工厂,让大批工人集中在一个屋檐下操作复杂的机器。工厂由此可以使管理者制定劳动纪律,并严密检测工厂里的产品质量。但是,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新的城市聚集了很多离开乡村到工厂里谋求工作的人。成百万的移民走得更远,他们穿过大海到新土地上寻找发展的机会。然而,早期的工人经常会发现自己始终生活在贫困中,工作在极为恶劣的环境里。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呼吁摧毁资本主义,建立更为公正和合理的社会主义社会。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水平并不均衡,但是工业社会带来了新的国际分工,从而使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完全依赖于原料的出口。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近代工业化的影响。
2023-05-07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商人和探险家们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造船航海技术,在太平洋上追波逐浪,积极投身于当地的贸易竞争中,进一步开拓了太平洋航道。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新兴航道的不断开辟
C.垄断资产阶级的崛起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德国南部和中欧的贵金属产量激增,随后是美洲白银的大量涌入。迅速成长的广阔市场为英国的商品带来稳定的需求。在供给方面,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丧失了工业生产的竞争力,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毛纺品出口国。由于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造成英国的劳动力在一段时期内出现短缺,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企业主为降低成本而采用更节省劳动的集约化生产方式。

——摘编自宋李健《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一个全球视角的内生分析模型》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是“世界工厂”,向世界各地供应工业品。19世纪末,在世界贸易所占份额中,英国从1860年的20%降至19%,美国为12%,德国为13%,法国为9%。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工业革命兴起于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的世界贸易格局及形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