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德国统一之前普鲁士时代,就规定实行义务教育,1860年普鲁士儿童入学率达97.5%,文盲率仅5.52%.其它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通过政策使自由劳动力在数量上大量增加,而且使劳动者在素质上有了本质的提高。据此可知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推动教育的发展
B.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扮演了重要角色
C.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
D.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劳动者素质提高
2021-12-23更新 | 165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美国捕鲸业曾一度繁荣,鲸油、鲸骨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照明、润滑、服装等行业;19世纪60年代以后却急转直下,许多从业者破产或被迫转投其他产业。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技术革新改变市场儒求B.政府转为扶持重工业
C.保护生态成为社会共识D.生产及资本走向集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电学、磁学、光学、化学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的智慧魔术般地将电灯、电话、电报、电站、电车、电机、电缆等新生事物接二连三地呼唤出来。电力、钢铁、化工、机车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工业化浪潮滚滚向前,人类满怀激情地迎来城市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新阶段。得益于“电气时代”“钢铁时代”的巨大生产力推动,集中化、垄断化以及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大大加强。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次技术革新或者技术革命,但既能够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又能够引起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因而堪称工业革命的为数并不多。18世纪末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可称第一次;19世纪末发源于美国和德国的工业革命则是另一次。较之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其独特之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步入“电气时代”出现的社会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呈现出的新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指出:“在一个文明与商业化的社会里,要求公众更为注意的是一般普通老百姓的教育,而不是有钱有地位的人的教育”。该言论(     
A.体现了重商主义的本质特点B.强化国家对教育的干预
C.实现了英国教育的公平发展D.顺应了机器化生产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5年,6家德国大型化学公司合并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化工集团。该集团在二战前,申请并获批的国际专利数达889个,占到当时全世界最大30家化工公司的1/3,占全球化工公司专利的17%。材料可用于说明
A.化学工业逐渐成为德国支柱产业
B.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
C.垄断集团的建立加剧了国际竞争
D.生产的集中推动了技术创新
6 . 18世纪,英国传统宗教节日庆典遭到各种社会势力的打击,逐渐走向了衰落,而适应民众娱乐和休闲的法定星期六半日假和其他年度假日在近代英国逐步实现了,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节日。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民众政治权利得到保障B.宗教改革观念深入人心
C.社会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