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其1859年的著作《双城记》中描述:“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昧的年代。”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变化状况的描述。

描述变化
1829年,英国出现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纺织工人组织,1834年又成立全国工会大同 盟。1836年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工人组织成立和工人运动开展
1801年,省级城市还没有一个达到10万人口,5万人以上的5个,2万至5万人的 有8个;1851年,已有7个人口达1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5万以上的13个,另有大 约100万人居住在2万~5万人的城市。
1818年,入学人数占人口总数的1/17,1851年占人口1/8.1841年,男子识字人数 占67.3%,1851年达69.3%,同期女子识字人数从51.1%上升到54.8%。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大城市内部的贫民窟充斥着收入不高的 工人阶层,这些人住在最不便利的地方的劣质砖房,甚至是地下室。这里的街道看 起来更是一片狼藉,垃圾满地,乌烟瘴气。”
(1)根据材料,概括 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的变化并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并补充一种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运动开展的原因。
2023-07-16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19世纪上半叶英国平均预期寿命统计(岁)。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曼彻斯特(城市)拉特兰郡(农村)
职业阶层、乡绅及其家庭3852
手艺人及其家庭(拉特兰郡包括农场主等)2041
工匠、农业工人及其家庭1738
A.工业化的消极影响严重B.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
C.城乡生活水平差距较大D.政治民主化任重道远
3 . 下表为1870—1992年美国人均GDP、每工时GDP与欧洲国家的相对水平变化表(美国为10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视角下的美国经济发展

年份人均GDP每工时GDP
10个大陆国家的平均值英国10个大陆国家的平均值英国
18707613265115
190o67112--
191363955786
192962765574
195056724562
197370727068
199281738782

说明:本表中的10个大陆国家是指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丝、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或、瑞士。

——【英】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之考察1820——1992年》


以恰当的尺度划分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特点及其成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4 . 19世纪以来,股份公司在英国遍地开花。下表为1811~ 1834年《交易指南)列示的股份公司数量统计表(单位:个)。英国这些股份公司的创设(     
1811年1815年1820年1825年1830年1834年
运河276164586465
码头7810889
保险111919352828
自来水81816161212
桥梁234644
公路155777
矿业079222219
煤气0118363334
铁路13515411
合计57125150203182189
A.推动了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B.利于工业革命成果加速推广
C.加剧了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D.促成了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2023-02-13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5 . 下表是1844-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发展状况一览表。这一成果(       

年代

里程

1844年

2235公里

1852年

7736公里

1870年

15500公里

A.直接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发展B.完善了英国交通运输体系
C.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需求D.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进程
6 . 工业革命初期,童工从小遭受剥削,身体发育不足、智力荒芜、道德颓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英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如下表所示)。由这一过程可以推知(     
1802年英国第一个工厂法案规定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
1833年工厂法规定,14岁以下在纺织工厂劳动的童工必须每天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英国政府开始为初等教育拨款。
1844年工厂法规定,8~13岁童工每周须在校学习6个半天或3天,否则不得受雇

A.大量使用童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B.生产社会化推动教育社会化
C.工人阶级政治权益受到法律保护D.工业革命促成初等教育普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切经典的艺术作品本身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具有历史信息资料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解读小说蕴含的史料价值,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是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几部小说摘编的部分内容。

内容作品
“这个小镇到处都是机械与高耸的烟囱,它们永不停息地冒着黑烟,不断袅绕的烟雾犹如幽幽阴魂,永远没有散去之日。”《艰难时世》
奥利弗一入伦敦街头的贫民窟,就感到“街道非常狭窄,满地泥泞,空气中充满了各种污浊的气味”,“有些房屋因年久失修,眼看要坍倒在街上……水沟阻塞不通,恶臭难闻”。《雾都孤儿》
这些议员“常常拿着手表赶乘北上的火车,并在事先拍一份电报,说自己很快就要到了。这些征服一切的机车隆隆地日夜向远方奔驰,或者平稳地驶到它们的旅程终点,像驯服的龙一样滑行到指定的地点,停靠方位的误差不会超出一英寸”。《董贝父子》
“煤灰和烟尘”给枯萎的叶子和花朵“镀了层黑色”,“挣扎的蔬菜”像是“生了病似的在火灶和熔炉的热气喷射之下低下头来”,周围的一切好像“更要枯萎而又死气沉沉”。《老古玩店》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11-01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8 . 市镇经济与城市转型

材料一   明中叶至清中叶,在苏州、嘉兴、湖州三府交界处,形成了与世界市场遥相呼应的区域性蚕桑丝织经济圈。下表所示为苏嘉湖区域蚕桑丝织圈市镇经济交往网络。

苏嘉湖区域蚕桑丝织圈市镇经济交往网络
市镇桑籽桑秧桑叶蚕种鲜茧生丝丝绸米粮备注
乌青蚕桑最盛,却几无绸业
石门距乌青30
菱湖丝产量在湖州府领先
南浮丝产量居湖州府第二
震泽东距南浔12
双林丝业与织业均衡发展
盛泽专营织绸,不事蚕桑
新市丝产量居湖州府第三
洞庭山桑叶的最大“外援”

注:⊙跨区城集散中心□区域内集散中心▲仅辐射四乡的集散地

——摘编自罗婧《世界市场与苏嘉湖蚕桑丝织经济圈》

材料二   近代以来,德国鲁尔区城市发展经历了单一的煤矿城市—钢铁城市—化工城市—综合性城市的发展道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为支柱的德国(西德)鲁尔区开始衰落。1962年,汽车巨头欧宝开始在波鸿建造汽车制造厂,此后的十年间,波鸿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和埃森大学纷纷建立。1964年,鲁尔地区第一家购物中心在波鸿—鲁尔公园附近建成。1977年,在波鸿—达尔豪森铁路仓库空旷的建筑化身为一座文艺范儿十足的铁路博物馆。1979年,鲁尔区第一个工业文化博物馆正式开幕,古老的船闸成为工业时代的象征被保存下来,无数欧洲人慕名而来参观幽深的采煤巷道。2010年,埃森作为鲁尔地区53个城市的代表,被授予“欧洲文化之都”称号。

——摘编自白孟宸《向黑暗的黄金时代说再见战后鲁尔地区的转型与新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嘉湖区域市镇经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德国鲁尔区城市转型的表现。
2022-07-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中外交通运输发展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区事件
西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适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1825年,英国“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
19世纪上半期,欧美国家纷纷修建铁路网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汽车(20世纪前还未普及)
中国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黄鹄号”蒸汽轮船试航成功
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1881年,唐胥铁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建成
1909年,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竣工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交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0 . 英、法、德三国经济发展概况如下表:

时间

英国

法国

德国

1815年之前

第一第二

1815-1870年

第一第二,工业品产量增长1倍

1870-1914年

第三,工业产量增长1.3倍第四,工业产量增长1.9倍第二,工业产量增长4.6倍

上表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形成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       
A.占有殖民地的数量不同B.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的方式不同
C.掌握世界霸权时间不同D.使用最新科技成果的程度不同
2022-07-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