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在殖民当局的帮助下纷纷创建了种植园或农场: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类经济作物,黄金海岸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国最主要种植棉花……这一经济格局
A.巩固了传统农业生产结构B.增加了对西方经济依附性
C.使民族经济得到良性发展D.摆脱了在全球化中的困境
2022-05-26更新 | 535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6月阶段性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2 . 英国历史上的图书馆,用户需要支付费用,要求图书馆降格到“贫民阶层”的呼声与日俱增。1850 年,经过改革派和激进派议员的努力,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应当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政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教育、休闲的需求B.英国议会的立法保障
C.工人阶级文化水平提升D.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3 . 在欧洲传统社会,家庭是基本生产单位,从事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以及商业经营,家庭成员在一起工作。到19世纪,家庭成员在一起工作变得不常见,家庭成员过着越来越彼此不同的生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宗教改革C.工业革命D.殖民扩张
2023-05-21更新 | 46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基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经济政策与工业革命】

材料一   英国重商主义对经济的许多干预行为,或是国家与市场共谋的结果。一系列促进国内外贸易的措施,使英国商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以伦敦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体系,海外市场不断向外扩展。以国家为后盾的商业扩张,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的增长,市场的庞大需求成为技术变革特别是机器发明的动因。积极推进海外探险和殖民活动,建立特许贸易公司,开拓世界市场,垄断对外贸易。不惜发动商业战争,向当时垄断大洋和殖民贸易的西班牙、荷兰及其竞争对手法国发起挑战,成功崛起。

——摘编自李新宽《对英国重商主义国家干预体系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实行了以“新重商主义”而出名的大规模国家干预政策,为德国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大国创造了条件。在内政和外交上促进企业家的经济活动,便成了国家的指导方针。如果说随着邮电和铁路的国有化,国家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并且扩大了国家自身在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重要位置,那随着社会立法、严格的保护关税立法和出口奖励制度等的继续实行,国家就为德国经济繁荣创造了重要的基本条件。德国政府进一步担负起工业和社会福利的责任,并且确实比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做得更为成功。

——摘编自仇海燕《论近代德国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国重商主义与工业革命的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新重商主义”的特点及作用。
2023-05-24更新 | 449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848年,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1855年,伦敦开始了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到19世纪60年代,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了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欧洲国家的这些举措
A.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B.摒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适应了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D.推动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6 . 1837年查尔斯·狄更斯出版了早期的经典小说《雾都孤儿》,以一个济贫院孤儿的成长为题材,生动地描述了进入济贫院的穷人被要求承担着繁重的劳动的情形,因此济贫院的救援声名狼藉,许多穷人宁死也不寻求公共援助,这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
A.工业化进程中社会问题B.忽视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C.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倒退D.垄断资本主义残酷剥削
2021-05-07更新 | 1522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在欧洲历史上,每当夜幕降临,城市里钟声响起、城门关闭,并伴随宵禁巡逻。城市里晚上不准经营,既是宵禁的要求,也是行会的规矩。从近代开始,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基督教文化认为黑夜不再仅仅是恶的象征,也是一条通往神灵的路径。从1617世纪以后,贵族们开始逐渐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普通市民中的少数人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享受夜晚生活。那时宵禁令还在,但规矩已经放松。进入19世纪,随着照明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剧院、俱乐部、音乐厅、赌场、酒馆是夜生活的主要场所,数量迅猛增长,甚至24小时开放。一些城市不再夜晚关闭城门,夜生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生活。

材料二   欧洲人对夜晚态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夜间劳动的普遍化,有学者估算,1800年时,伦敦人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6.5个小时。经过劳工与雇主的反复博弈,到1919年,欧美大多数国家基本实现了8小时工作制,但一种新的劳动制度---夜班工作制,逐渐推广开来。为最大限度使资本增殖,通宵达旦的工作常常采用换班工作方式,那些被称为“日工”“夜工”的人从早6点到晚6点,又从晚6点到早6点,进行换班工作。这样既能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符合法律规定,又可以使厂房、机器等资本在夜里得到充分利用。

材料三   在世界市场的建立以及随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黑夜与白天具有相同的时间性,对于资本主义而言,它们都是必须开发、利用的资源。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起先是从空间上不断向外扩张,随后又逐渐地从时间上侵蚀黑夜。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

——以上材料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夜班工作制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的理解。
8 . 1889年,结合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铁塔设计方案从700多件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尽管遭到300多位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与艺术家的反对,但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1887年三月工程正式开工。数百名工人经过2年2个月又23天的努力,铁塔终于在1889年3月3日完工,并以铁塔的设计者、杰出的建筑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名字命名为“埃菲尔铁塔”。法国政府支持该设计方案最主要的理由是(     
A.它是法国工业化成功的象征B.它展示了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C.它是巴黎城悠久历史的标志D.它是当时新科技材料的展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28年,美国开始修筑首条铁路;1829年,美国自主设计的火车头“查尔斯好友号”获得成功;19世纪3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修筑铁路的高潮;1860年,美国铁路长度达到30626英里,已超过英国而居世界首位。这一时期美国的铁路交通建设(     
A.引领人类开始进入铁路时代B.实现了国内生产方式的统一
C.适应了机器大工业发展要求D.巩固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2023-06-14更新 | 46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50年,伊朗出口的棉织品是其原棉的23倍:到1910年,却出口了20倍于棉织品的原棉。当时伊朗街上的孩童们这样唱道:丝累线积难成匹,织布谋生不如死。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伊朗棉纺织业的衰败B.自由贸易规则的推动
C.英国殖民体系的建立D.全球生产格局的变动
2022-09-15更新 | 998次组卷 | 9卷引用: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B卷·能力提升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