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800年以前,埃及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传统国家,以粮食种植为主。19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与欧洲的棉花贸易,到60年代棉花种植几乎遍布上下埃及。在某种程度上,英国的棉纺织资本家和工商业界对埃及棉花及其副产品的消费需求,促使英国最后占领了埃及。埃及被占领可以用来说明(     
A.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B.英国殖民扩张阻碍了埃及近代化发展
C.埃及棉花种植加剧了与英国经济竞争D.埃及殖民地化促进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2 . 1836年美国行业工会联盟女工问题报告中,历数工资劳动对女工道德的摧毁,并控诉分包制下女工带来的毁灭性经济竞争,即在机器辅助下妇女在短时间内便能成为熟练工,能够完全取代对男工的需求。这反映当时美国(     
A.男工工资水平下降B.女工政治地位提高
C.性别分工受到挑战D.民主制度尚未健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末,美国烟草大王杜克凭借工业化生产带来的巨大便利以及占据优势的价格战,使其企业的香烟产量占全美国总产量的40%。1890年,杜克又收购了其他竞争对手,组建了首家香烟行业的托拉斯——美国烟草公司。材料表明美国(     
A.工业化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B.经济发展促进垄断组织出现
C.垄断组织阻碍了烟草业发展D.烟草生产竞争已趋于规范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14-1816年和1844-1846年两个时段,英国纺织品对欧的输出从每年平均11386千磅减少到10153千磅,对美国的输出从2045千磅降到1077千磅,加上对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的出口量,英国对整个旧市场的输出从17040千磅降到13 246千磅。这体现了(     
A.列强激烈争夺资本市场B.化纤面料挤占传统市场
C.英国殖民霸权已经旁落D.工业革命呈现扩张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5年,美国亨利 ·洛奇写道,各大国都在加快速度致力于其未来的扩张,都在加紧其对世界上尚未染指的地区随时的防范;美国作为世界上一个大国,肯定不会放弃这条前进的道路,为了贸易和剩余资本的利益而要求夺取更多的市场。这一现象(     
A.缓和了列强间的矛盾B.加速了帝国主义发展
C.推动了世界市场出现D.提升了英国霸主地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阅读中成长的英国1819世纪是英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的社会变革中,民众阅读扮演着重要角色。

材料一   英国部分地区成年男性识字率(%)统计表

地区
年代
乡村城镇
约克郡东区内地
西部
班冉斯牛津北安普顿金斯林布里
斯托
诺丁汉
175417626448717474626661
179918046764717775676967
183118377065748274707878

材料二   在最早的记录中,女性订阅杂志者比例不足5%。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女性订阅杂志者的数量和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到1770年上升到10%左右,17791780年已超过16%。同一时期,慈善办学机构举办免费学校,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帮助贫困阶级子女摆脱了文盲命运。

——摘编自陈宇《近代英国民众的读写能力研究》

材料三   (在英国)我常常碰到一些穿着褴褛不堪的粗布夹克的工人。他们显示出自己对地质学、天文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比某些有教养的德国资产者还要多。阅读最新的哲学、政治和诗歌方面最杰出的著作的几乎完全是工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对18~19世纪英国民众的阅读状况加以阐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技术通过扩散对霸权的兴衰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荷兰、英国,还是美国,技术扩散都在其崛起阶段提供了主要的推动力,并为之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霸权兴衰更迭的不同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175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时代,更是建立在众多他国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一时期,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先进技术大量涌进英国,并被整合与补充,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在权鼎盛阶段往往会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如英国),这种政策有助于推动霸权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支撑霸权国家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导致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的扩散,导致潜在的党争对手从技术扩救中获利。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

——据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等整理

材料二 民族国家的出现,技术扩散逐步受到国家的主导。英国造船业的兴起,是从模仿荷兰的先进造船技术开始的。特别是在1688年荷兰总督威廉就任英国国王后,大力鼓励荷兰熟练工人去英国工作,进一步加速了造船技术向英国的扩散。1790年,英国的“叛国者”——塞尔斯莱特将英国新式纺纱机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与相关知识熟记于心后移民到美国,并在美国成功仿制出新式纺纱机,成为美国近代棉纺工业的先驱。

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一定的技术转移给东道国的中间品供应商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技术,甚至为之提供工人的技术培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技术通过进口对进口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较大的正效应。

——摘编自赵朝龙《近代霸权兴衰与护持的技术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在霸权兴衰更迭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不同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现代不同时期国际技术扩散的基本路径并分析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早期的一些工业部门中,几乎全是童工劳动……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展开,童工劳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1839年,在大不列颠的41.956万个工厂工人中有19.2887万人是在18岁以下的。1850年至1862年间,英国纺织业中14岁以下的童工,1850年是9956人,1856年是11228人,1862年是13178人……除纺织业与矿业部门外,其他行业也大量使用童工,如火柴厂、制造厂、化学工业、印花等行业。

——尹明明、刘长飞《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劳动》

材料二   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市各大行业、工厂之中的童工问题,已经嬗变成上海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童工的文化教育程度低,相应的降低了整个上海市民的平均文化水平,无法形成过硬的高素质的人才后备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上海的现代化进程……童工一多,则其后社会上势必增加许多早年衰弱而缺乏技术的劳动者,缺乏生产能力的人数增多,处处需要社会的援救,于是势必加重社会的负担。

——丁勇华、吕佳航《试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童工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使用童工劳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童工问题给中国近代社会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并分析雇主雇佣童工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