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3 道试题
1 . 18—19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主体是小土地所有者和小商人。到20世纪末期,大批科技和管理人员、高学历白领雇员、部分蓝领雇员和政府庞大的官僚集团,发展成为美国中产阶级新的主体结构。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分工细化造成两极分化严重B.国家精英教育的发展
C.经济和政治变革促进了社会流动D.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2023-09-21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美国独立之后北方工业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为了同欧洲竞争,北方各州迫切需要高关税进行贸易保护。南方各州的经济命脉是种植棉花,其中约90%出口到欧洲国家,所以南方要求低关税。美国南北方各州在关税问题上针锋相对,客观上反映出这一时期(       
A.黑人奴隶存废问题矛盾尖锐B.美国社会内部贫富分化加剧
C.权力制衡成为南北各州共识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022-04-25更新 | 449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851年英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期间,很多工厂和公司以不同形式鼓励工人参观展览:有的出钱购买门票,有的给员工放假并发放一定的补贴,有的对参观费用给予报销。这从侧面反映出
A.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B.工业革命激化了阶级矛盾
C.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完善D.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世界市场:联合、竞争及毫无保障”


材料二   如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印度工人采集茶叶以出口


图中印度工人在采集茶叶以出口,尽管工钱很少,但他们也由此参与到全球贸易体系中,这一贸易体系改变着世界几乎每个地方的农业和日常生活。

材料三   由于数以千计甚至数以百万计的个人和厂商在没有中央计划的情况下互相调剂需求,它极不稳定,地区与地区竞争。美国中西部谷物一次跌价,除了使少数投机分子破产外,还可能迫使德意志或者阿根廷的小麦种植者以绝望的价格出售产品。当生意萧条时,或者当由于有了节省劳动力的新发明而活计消失时,劳动者就会面临失业。这个体系历经周期性的繁荣与萧条,后者最著名的就是从1873年左右到大约1893年的“长期萧条”。政府制定保护性关税抵制来自别国的竞争。这一切表明19世纪无节制的、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在80年代之后逐渐地衰落下去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损失了约四分之一的海外投资,法国人是三分之一左右,德国人则是全部。

——(美)R.R.帕尔默等著《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在材料一的图中用箭头标出19世纪末欧洲资本输出的主要流向。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印度经济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建立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2-04-15更新 | 440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云天化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交通工具在不断改进、更新,动力发生重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城市的兴起与发展B.科学技术的发展
C.交流需求的增加D.物质生产的丰富
2022-03-23更新 | 448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化学企业贝尔、赫斯特苯胺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附属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电子工业企业紧随其后。几十年后,德国其他的工业企业也都建立了类似的实验室。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B.率先进入“电气时代”
C.生产管理方式发生变革D.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7 . 1851年英国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10岁以上的人口有1576万,就业人口达709万,其中妇女就业人口243万,占就业总人数的34.3%。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A.女工在工业中的重要地位B.保障了女工的政治地位
C.工业革命实现了男女平等D.开创机械化生产的先河
2023-12-12更新 | 350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8世纪,英国伦敦出现一批私人捐助的慈善药房,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19世纪,一些医学界人士也通过慈善药房对劳动人民提供专业医疗。这反映出(     
A.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渐增强B.民主政治思想的日益深化
C.社会财富增加推动医学进步D.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突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保护乡村的情结不仅使“乡土”这个古老的文学体裁在19世纪的英国重生,而且促成了保护乡村的社会运动。1926年成立的“英国乡村保护委员会”强调“必须保护英国乡村的传统风景”,在它的推动下英国颁布了很多涉及乡村的保护法令。这些现象
A.体现了乡村自治的成果B.源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
C.表明政府尊重历史传统D.推动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蔗糖原产地在亚洲,8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将制糖技术传入欧洲。由于甘蔗种植需要强烈的阳光、肥沃的土地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套侈品。1503年,西班牙第一座糖厂在美洲开张,之后西欧国家相继在加勒比海建立甘蔗园,先前居住的加勒比人几乎全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16世纪末,糖在英国是贵重的药品,只有贵族和富人才能食用。17世纪初,茶叶传入英国,喝加糖红茶更是身份高贵的象征。伴随着茶叶税减少和印度茶叶的大量种植,蔗糖消费也迅速提升,至1800 年,英国的糖消费在150年的时间里大概增长了近25倍。19世纪中期,自由主义贸易风潮在英国风起云涌,蔗糖价格大幅度下跌,糖成为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多吃几口糖,就能少吃很多饭,欧洲尤其是英国的穷人们很快变得比贵族更加嗜糖。高强度的工作压缩工人的用餐时间,生活的压力迫使女性走进工厂,无暇准备饭菜,一杯加了糖的热茶、一块抹了奶油跟糖的面包,既能立时提神,又能迅速补充热量,最终成为产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工人的象征,糖成为餐桌上的必需品。

——摘编自【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等


问题∶
结合蔗糖从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的过程,说明蔗糖的发展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舌尖上的血泪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