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1860年,巴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横流。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开启了一项庞大的巴黎市政改造工程:巴黎市区建立起60千米的宽敞明亮的新下水道,解决城市污水问题。巴黎同时建立长达26千米林荫大道,最宏伟的就是凯旋门景观,钢铁框架的歌剧院、大型商业百货公司、餐厅、咖啡馆、茶馆随处可见。这说明(     
A.城市化与城市管理同步提升B.城市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
C.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治理改善D.工业革命导致了严重污染
2024-05-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2月,英国议会通过《A》,使国家权力的中心无可挽回地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1694年,议会通过《三年法案》,使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立法机构。

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并规定国王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市场总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工业革命。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随着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人口大量集聚,工人的居住区往往是城市中最拥挤、最肮脏、最龌龊的地方,然而,这种糟糕透顶的房子还不属于自己。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排水沟里流淌的污水也充斥化学污染物的怪味。妇女从受限制中解放出来,她们走出家庭,锻炼她们与人共事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训练她们自尊自强的勇气;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成了科学家或社会名流,如(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成了博士,而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理发店学徒出身的阿克莱特成了社会精英。这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

——摘编自李宏图、沐涛等《工业文明的兴盛》

(1)根据材料一说出“A”处的文件名称及其作用,并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释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4-04-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煤、铁、机器的输出不断增加。特别是这一时期各个大陆出现大规模铁路建设的热潮,英国成为世界各地修建铁路的承包商和煤、铁轨、机器设备、机车车辆的主要供应者。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开始确立殖民霸权B.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C.已成世界工业中心D.加强对外殖民扩张
2024-04-03更新 | 49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9世纪上半叶,巴黎兴起一种全新的社交形式——俱乐部。1860年,登记在册的重要俱乐部有21家,1885年增加到73家。俱乐部不限制出身,成员逐渐从贵族变为商界人士、银行家、律师、知识分子等。这种社交形式的出现及发展(       
A.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B.反映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表明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D.改变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870年和1910年英、美、法等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完全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B.英国能略占优势的重要原因是殖民地广阔
C.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霸主
D.两次工业革命中美法发展速度都比较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记载:“1760年亨茨曼在谢菲尔德发明了铸钢法;钢丝可用机器拉制,整个制铁部门和熔铜部门都普遍地采用了大批新的机器;钉子和螺丝钉先后从1790年和1810年开始用机器制造;手工劳动被排挤,凡是企业性质允许的地方,都建立了工厂制度。”这一记录反映了工业革命(       
A.开始兴起于英国B.促进了生产方式变革
C.引发重工业革命D.加速了蒸汽时代到来
2024-03-13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其中,丙代表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
8 . 如图反映了1500-1900年军事革命时代的东西方战争能力对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单位:分(战力值)
A.早期殖民推动了西方战力跃升B.君主制度遏制了东方战力提高
C.工业革命拉大东西方战力差距D.东西方战力对比凸显文明优劣
9 . 随着工业革命渐趋完成,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新)》,规定取消斯品汉姆兰制的家庭救济,把一切受救济者都集中到习艺所,从事艰苦的劳动,并丧失选举权。。。。对此,恩格斯指出:“习艺所的建立比执政党的任何措施都更激起了无产阶级对有产阶级强烈的仇恨。”恩格斯的这 一观点表明(     
A.英国工业革命激化了社会矛盾
B.新法的颁布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
C.英国阶级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D.新法的实施客观上促进了工人运动发展
10 .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是什么?有何意义?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2)结合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状况,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