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蔗糖原产地在亚洲,8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将制糖技术传入欧洲。由于甘蔗种植需要强烈的阳光、肥沃的土地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套侈品。1503年,西班牙第一座糖厂在美洲开张,之后西欧国家相继在加勒比海建立甘蔗园,先前居住的加勒比人几乎全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16世纪末,糖在英国是贵重的药品,只有贵族和富人才能食用。17世纪初,茶叶传入英国,喝加糖红茶更是身份高贵的象征。伴随着茶叶税减少和印度茶叶的大量种植,蔗糖消费也迅速提升,至1800 年,英国的糖消费在150年的时间里大概增长了近25倍。19世纪中期,自由主义贸易风潮在英国风起云涌,蔗糖价格大幅度下跌,糖成为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多吃几口糖,就能少吃很多饭,欧洲尤其是英国的穷人们很快变得比贵族更加嗜糖。高强度的工作压缩工人的用餐时间,生活的压力迫使女性走进工厂,无暇准备饭菜,一杯加了糖的热茶、一块抹了奶油跟糖的面包,既能立时提神,又能迅速补充热量,最终成为产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工人的象征,糖成为餐桌上的必需品。

——摘编自【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等


问题∶
结合蔗糖从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的过程,说明蔗糖的发展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舌尖上的血泪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心”与“外缘”

由于第三世界是一个世界经济范畴,因此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欠发展(或欠发达),按依附论的观点,欠发展是指外缘地区国家经济的一种畸形发展状况。

根据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的理论,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所构筑的由“中心”与“外缘”地区组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大致如图所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亚诺斯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依附与畸形”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2022-02-23更新 | 775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8世纪,西欧的体育比赛强调保护运动员的身体、注重约定规则以维护公平竞争精神,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人们感受快乐、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身体表达。这反映出(     
A.体育运动的人文内涵得以拓展B.传统体育观念退出历史舞台
C.国际竞争成为体育发展的动力D.产业革命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2022-07-09更新 | 440次组卷 | 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
4 . 英国工业革命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分化引发的严重后果,有识者都已经预感到了,社会解体的威胁也已经被各种政治色彩的人都看到。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变革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B.导致贫富不均,加大变革难度
C.激化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变革D.壮大资产阶级,形成责任内阁
5 . 工业革命以来,蒸汽机与其他机器的改进弥补了体力的差异,妇女和儿童被大量雇用从事生产劳动,成年男性成了产业后备军,男性劳动力因失去了他们的力量型优势而贬值。同时,工厂中的工人为了与失业工人竞争,不得不接受微薄的工资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由此可见,工业革命(     
A.彻底改变了传统家庭道德观B.导致经济结构出现失衡
C.加剧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D.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6 . 1895年,美国亨利 ·洛奇写道,各大国都在加快速度致力于其未来的扩张,都在加紧其对世界上尚未染指的地区随时的防范;美国作为世界上一个大国,肯定不会放弃这条前进的道路,为了贸易和剩余资本的利益而要求夺取更多的市场。这一现象(     
A.缓和了列强间的矛盾B.加速了帝国主义发展
C.推动了世界市场出现D.提升了英国霸主地位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彩瓷一般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明代最著名的彩瓷属于釉下彩,清代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型的釉上彩彩瓷。珐琅器制作技术约在元代从西亚传入,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了中国青铜器、瓷器工艺的一些制作特点,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清代出现了画珐琅、錾胎珐琅等新型产品,不少还绘有西方神话故事。到了18世纪,通过日益频繁的中外贸易,中国商品尤其是工艺品被不断输往欧洲。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   17-18世纪,以中国商品为代表的亚洲奢侈品涌入欧洲,很多欧洲贵族和富裕家庭以使用中国产品和效仿中国生活习俗为时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英国的制造商和工匠们积极寻求仿制东方奢侈品的方法,他们对来自亚洲的商品进行研究,吸收其特点并加以改造,进而制造出了全新的、为市场所追捧的、具有英国风格的产品,白棉布印花工、制陶工和油漆匠是其中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这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新消费品已然成为不列颠的代名词。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一股“盎格鲁热”出现了,这是一波针对英国新式商品的热潮。

——摘编自【英】马克辛.伯格《奢侈与逸乐:18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珐琅彩瓷生产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后半期英国“新式商品”的形成过程,并分析盎格鲁热”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上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现象,谈谈你的认知。
2021-11-09更新 | 105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英国学者卡特莱特指出,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工业城市没有一个安全的饮用水供应,这些地区的河流里鱼都没有了。这反映出,英国(     
A.工业建设不受政府重视B.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C.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恶化D.渔业资源遭到过度开发
2022-09-01更新 | 335次组卷 | 9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18世纪,北美的抹香鲸油为欧美城市的灯塔、路灯和公共建筑提供燃料,逐渐成为优质工业润滑油。19世纪末期,美国捕鲸业走向衰弱。据此推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革新改变市场需求B.社会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C.民众生态保护意识淡薄D.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10 . 弗雷德里克·泰勒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核心理论为: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劳资双方利益一致,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这一理论的形成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需要B.工人运动迫使统治者缓和劳资关系
C.生产资本的集中加剧了贫富分化D.共同富裕是化解社会矛盾必然选择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